近日,随着即时零售的火热,各大外卖平台上出现了不少连锁的新型便利店品牌。这些便利店品牌拥有线下实体门店,同时又通过骑手24小时服务着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用户,成为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零售业态。


【资料图】

这些涌现的新型便利店,通过上线外卖,为周边年轻人提供最常用的生活用品,同时满足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新需求,成为便利居民消费、消费增长的新动力。

据了解,多地已在加速推进这些便民新业态。以北京为例,今年7月,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加快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市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培育超5万家生活服务业数字化门店,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生活服务体系。

为响应这一实体零售新趋势,美团、京东等平台也纷纷推出了新的便利店合作项目。公开报道显示,美团于2020年推出了闪电仓计划,帮助这些新型便利店业态稳妥起步,更好服务用户。

“零售二代”转型开新型便利店

米面、粮油、服装、五金、甚至宠物用品......商品种类达四千多种的佳美乐购,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线上便利店。与传统便利店主做鲜食、零售饮料不同的是,平均面积在200平米左右的佳美乐购,货架上陈列的商品种类超过了4000种,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加精细、长尾的百货需求。

因专做外卖订单,佳美乐购的店址也摆脱了线下客流量的限制,门店几乎都位于商圈不临街的位置,房租也较低。“之前开传统便利店,要照顾到线下生意,而新型便利店的物品陈列、货架通道、门店装修则完全不同,”佳美乐购创始人王东介绍。

在创业前,王东帮父母一起经营着几家华欣社区便利店。2017年尝试上线外卖平台后,他便开始关注消费者的喜好,再去拓宽商品品类。“线上的需求超乎想象,有次我们进了几副拐杖,单拐、双拐都有,第二天就卖光了。”

在他看来,这些线上的生活需求已成为刚需。他发现,中午以及晚上六点后,是线上的订单高峰期,“线上的消费者多是注重时效性的年轻人,时间成本高,他们通常下班前下单,到家了商品也能到。”

通过外卖下单选购生活用品的用户越来越多,华欣便利店在上线外卖两年后,线上月销量也达万单。自此之后,他便萌生了创业做新型便利店的想法。在同行看来,佳美乐购的诞生,离不开创始人对于消费需求变化的敏锐洞察,门店也能够按需选品,库存、周旋效率更高。

而在王东之前,海豚购的创始人程成在2019年10月便在成都开了第一家类似形态的新型便利店,之后在成都其他区域,以及北京、杭州共陆续落地了30多家门店。

这类专注于服务外卖订单、24小时营业的新型便利店被美团称作“闪电仓”,依托于即时零售平台,用户可在线上下单,商品在30分钟左右就可以送达。2020年9月,美团正式确立”美团闪电仓“项目,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五城开展试点。截至2022年6月,全国的100多个城市已有1000多家类似的新型便利店。

新消费场景催生新业态

“品牌最初的定位就是要满足年轻人日常以及即时的需求,核心时间为晚上八点到凌晨两点,刚好是线下客流的补充。”海豚购创始人程成介绍。

在创立海豚购之前,程成调研了多种模式的便利店。他发现,线下社区便利店主要服务于周围500米的居民,但对于下班晚的年轻人来说,晚上加班后回家想买一些生活用品或者周末出去野餐的用品,“社区便利店从时间和空间上,无法完全满足线上场景的需求,这些新场景催生出了一些新业态。”

竞争激烈、迭代迅速的便利店行业,从来不乏新模式和新业态。例如,2017年,京东推出“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预计用5年时间,在全国开设100万家以上便利店,给予采购、供应链、门店管理等全链条支持,以实现门店数字化经营。近几年,无人便利店、智慧便利店也相继走红。

而依托于即时零售兴起的闪电仓,订单高速增长的背后,则离不开目前即时配送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以及各类消费需求和潜力的不断释放。

各类新型便利店不断兴起的背后,也是便利店行业的持续增长。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年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便利店行业较其他零售业态仍保持较高增长,门店规模9.3万家,增速约9%,基本维持2019年水平。

“这些新型便利店是中国实体零售演变进化的产物,也是中国消费新业态的标志之一,将进一步丰富城市零售业态,带动消费复苏增长。”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应受访者要求,王东为化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