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6日,年度临床肿瘤学术盛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美国芝加哥隆重举行。ASCO年会是全球肿瘤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最为重要的国际盛会之一,诸多世界一流的肿瘤学专家汇聚于此,共谈前沿学术进展,共话先进治疗理念。与此同时,肝癌领域多项重磅研究成果也于ASCO年会上进行了首次发布。


(相关资料图)

本次大会中,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应用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组合)用于伴中/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治疗的II/III期研究结果隆重亮相。此次公布的II期研究结果显示,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其主要病理缓解(MPR)率为46.2%(24/52),病理完全缓解(pCR)率为5.8%(3/52),出色的结果充分展现了“双艾”组合用于可切除肝癌患者围术期治疗的十足潜力,且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的同时,兼具可耐受的安全性。

图1 ASCO大会摘要 P4126

值此契机,本报特邀本项研究Leading PI周俭教授接受专访,详细解读出色研究数据、畅谈肝癌临床实践未来、展望“双艾”围术期治疗前景。以下整理访谈精粹,供读者一睹为快。

Q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至2030年,需将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这是一项艰巨且富有挑战性的任务。着眼肝癌领域,请您作为权威专家谈谈,若想实现5年生存率提升15%的目标,当下尚存在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或值得开拓的探索方向?

周俭教授:原发性肝癌(HCC)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的癌症、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严重威胁全球人民健康,尤其是我们国家肝癌负担更为繁重。从临床决策角度看,根治性切除手术一直以来都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较其他治疗方法比,具有明显优势并可强有力地保障患者的获益。据研究指出,肝癌成功完成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80%。然而,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肝癌患者群体,首诊仅30%左右患者属于早期可切除阶段,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在可切除的H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2年复发率高达50%,5年复发率更是超过70%,肝癌早期患者的治疗现状十分严峻,亟待改善。因此,如何增加可切除肝癌患者比例、降低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生存获益,是提升肝癌手术切除疗效的主要攻坚方向。

其中,新辅助治疗具有降低肿瘤负荷、提前消灭肝内播散的微转移灶、及早测试药物治疗敏感度等优势,但着眼当下,早期可切除患者新辅助治疗并无标准方案可供参考,尚缺乏大型III期临床研究提供循证证据,因此如何科学选择新辅助治疗药物以及设计合理治疗方案是一项重要课题。辅助治疗方面,近期发布的《肝癌术后辅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指出,辅助治疗可为肝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存提供重要支持,但是目前尚无公认有效预防肝癌复发转移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IMbrave050研究在公布了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结果后,有望率先填补术后辅助治疗空白。

此外,随着探索的逐步深入,现有的研究证据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或联合应用,有望改善合并高危复发因素肝癌患者的预后,辅以术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可以改善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延长总生存期(OS),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 因此,基于上述成果,推动肝癌围术期治疗III期研究开展,解临床之所急、助患者之所需,从而进一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依据,将为实现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提升15%的目标提供重要方向指引与磅礴力量支撑。

Q2:本项由您牵头开展的探索“双艾”用于伴中/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围术期治疗的II/III期研究荣登2023 ASCO是目前所报道的样本量最大的肝癌围术期研究,请您谈谈开展本项研究的创新性和临床价值?

周俭教授:本项“双艾”用于伴中/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新辅助治疗的II/III期研究是目前所报道的样本量最大的肝癌围术期研究。从整体试验设计来看,共计入组的119例伴中/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以1:1比例分为“双艾”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肝癌中/高风险复发因素包括单个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多发性肿瘤和微血管侵犯等。

治疗组采用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行新辅助治疗两周期后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序贯局部TACE治疗,随后采用“双艾”辅助治疗至少6周期,而对照组未行新辅助治疗,术后仅行TACE与主动监测措施。

图2 本项II/III期研究设计

本项研究采用创新性的试验设计,II、III期研究同步进行,并分别预设研究终点以及终止试验的标准,在本次公布II期研究部分,主要终点为MPR率,并预设了停止II期试验的标准为<15%患者达到MPR或>20%患者新辅助治疗后发生疾病进展,以最大程度保障患者获益。此外,选择新辅助治疗2周期既可减少患者药物暴露时间,从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又可以为根治性手术提供充足时间窗口,保障患者后续行根治性手术的可行性。

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用于伴中/高复发风险的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取得了十分出色的疗效,在意向治疗人群(ITT)中,“双艾”治疗组MPR率为40%(24/60),且有10%(6/60)患者瘤床残余存活肿瘤细胞≤5%,取得了优于MPR所要求的残留肿瘤细胞<10%的获益程度,充分体现出“双艾”在肝癌患者的围术期治疗领域具有十足潜力,可为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

值得关注的是,在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双艾”组MPR率为46.2%(24/52),更是有5.8%(3/52)的患者实现了病理完全缓解(pCR),这是十分难得的成果。pCR相较MPR更加难以实现,是广大临床医生行外科肿瘤切除的终极目标,代表着患者的肿瘤病灶完全消失。这不仅意味着手术切除更加彻底,疗效更优而且提示着患者具有更加理想的预后结局,直接反映了“双艾”用于肝癌新辅助治疗的卓越疗效。在此基础上,取得术后pCR患者可不必强化治疗,减轻了其用药负担,为实现临床治愈奠定良好根基。

基于上述优异数据,本次II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更重要的是,II期取得的阳性成果强有力地推动了后续III期研究继续开展,期待III期研究结果尽快披露,为中国乃至全球肝癌围术期治疗提供高级别循证证据。

Q3:本期研究证实了“双艾”在肝癌围术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同时通过CARES-310研究的出色成果“双艾”已经获批我国晚期肝癌一线适应症,请您结合近年来中国学者对全球肝癌治疗的贡献谈谈我国肝癌的地位及未来发展方向?

周俭教授:聚焦肝癌治疗发展来看,系统治疗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大幅提升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获益、改善了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以“双艾”为例:“双艾”组合于2022年9月份首次公布CARES-310研究阳性结果,成为了晚期肝癌一线治疗领域全球首个取得OS、PFS双阳性结果的免疫(PD1)联合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药物组合,充分证明了其出色疗效,也奠定了中国肝癌系统治疗的全球地位,更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肝癌治疗从不同角度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标志着中国肝癌诊疗水平已经完成了从跟随到引领的过渡与转变。

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肝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我国肝癌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是客观事实,中国学者肝癌治疗能力全方位的提升符合中国肝癌患者的诉求同时也缓解了全球肝癌治疗的压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肝癌学者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在术后辅助治疗领域,“双艾”组合也进行重点布局,一项由樊嘉院士牵头开展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用于肝细胞癌根治性手术或消融后伴高复发风险人群辅助治疗的 III 期临床正在火热开展中,期待该研究早日公布最终结果,为肝癌辅助治疗带来全新优效选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