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华西证券(002926)发布一篇银行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息差专题-如何解读和展望跌落2%的NIM?。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2022年Q1行业整体净息差首次跌至2%以下区间

2022Q1商业银行净息差环比下降10BP至1.97%,向下突破2%创历史新低,Q4进一步降至1.91%低位。

变动特点:1)跟随基准利率同步变动,且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后传导更加通畅和及时,表现在2016年以来在金融降杠杆推进贷款比例提升以及推出MPA考核下,基准利率的传导机制和效率明显提升;2)基准利率不变情况下,定价引导及市场流动性对新发生贷款等资产的利率有很大的影响,但只影响新发生资产,存量资产重定价规模不大,整体影响相对不大。

行业分化:大行基本稳定,但整体一直低于行业;股份行2018年开始向上提升,2020年之前处行业内最低,之后平稳上行至2020年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居第二;城商行整体下行,2019Q1被股份行超过后一直处行业最低,主要是金融降杠杆环境下本身的负债结构致负债成本上升、以及资产端零售转型较慢的综合影响;农商行的净息差大幅下降,降幅接近100BP,净息差持续高于行业,但差距明显缩小。

影响:1)2021年以来净息差进入“1时代”,利息净收入增速也降至5%以下区间,ROA自2019年以来持续低于1%,也进一步削弱拨备积累和资本留存,后续经济回落阶段银行的风险化解和抵补能力会受到较大影响,同时盈利的波动性也会提升。2)长期低息差以及盈利能力的下降,小银行为了稳定或者提升息差空间,或提升自身的风险偏好,客群定位更聚焦和下沉,潜在信用风险加大,未来的抗风险能力下降。

净息差持续回落以及内部分化的原因

降息周期下生息资产收益率持续下行,以及存款利率市场化进展相对较慢。资产端:1)降息周期生息资产定价基准持续下调。2)利率定价传导机制改革持续畅通和深化,政策利率到信贷利率传导有效性明显提升,贷款上浮比例下降。2020年以来监管以降实体融资成本、刺激需求恢复为出发点,加强对信贷政策和利率定价政策考核,生息资产收益率持续明显下降。3)银行主动调整资产摆布及贷款结构,对收益率形成支撑。负债端:结构基本平稳;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相对较慢以及存款竞争激烈,部分银行存款定价仍处于较高水平,较难跟随资金面变化下行;存款1/4为活期存款,定价低、对利率调控的敏感程度小,定期化程度不断加深,也从结构上极大地制约存款成本下行。

投资建议

我国息差水平持续回落,结构上中小银行的息差压力相对较大,对整体经营会产生相对更大的影响,需要提升关注。后续来看,我们认为息差下行趋势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深化阶段下,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减轻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行业投资建议:未来在存款定价机制的优化下,行业息差有望阶段性边际企稳,经济的进一步修复也有助于提振对银行信贷需求、资产质量等基本面的预期;资金层面有“中特估”催化,同时银行作为低估值高股息板块,整体估值水平有望进入持续修复阶段。

个股层面,建议关注:1)定期存款占比较高的农商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推进下有或更加受益,建议关注常熟等农商银行。2)业务市场化程度高、具备扎实的客户基础,资产和负债管理更加优异的银行,如招商银行(600036),宁波银行(002142),杭州银行(600926);3)深耕区域,存贷市场份额高,定价和议价能力强的城商行,如成都银行(601838)、青岛银行(002948)等。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或影响居民和企业融资意愿;2)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3)银行重大经营管理风险等。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