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10时4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获悉,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的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此次发射是北斗三号工程高密度组网之后时隔3年的首发任务。
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入轨,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抓总研制。据介绍,该卫星将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GEO),是2020年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来发射的首颗也是唯一一颗高轨备份卫星。
五院表示:“名为备份星,实为主力军。”这颗卫星在“入列”之时即会发挥作用,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肩负起提升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支撑系统稳定运行。
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立项,我国开始建设中国人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国外卫星导航系统不同,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采用混合星座模式,由MEO卫星(地球中圆轨道卫星)、IGSO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GEO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批组网星发射入轨,中国北斗进入全球组网时代。2020年6月23日,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顺利入轨,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完成由“3GEO+3IGSO+24MEO”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建设,提前半年完成组网任务。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面向全世界提供服务。
五院介绍,此次发射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作为一颗GEO卫星,继承了前序GEO卫星“力大本领强”的鲜明特点。系统中,GEO卫星虽然数量不多,但承担着“为北斗导航系统的技术指标提升提供增强服务”的重任。
该卫星具有北斗三号系统最鲜明的特色,即具备无线电导航、无线电测定、精密单点定位、星基增强、站间时间同步和定位五大本领,可为我国及周边地区用户提供导航及增强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研制团队在这颗卫星上进行了部分单机的升级换代,着力提升星上硬件能力,显著增强导航信号功率与信息速率,进一步提高上行注入连续性和稳定性,将为用户带来更快、更精准、更稳定的定位服务体验。
五院北斗三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冯文婧表示,随着该卫星“上天”,北斗系统区域短报文服务如同从“三通道”拓展为“四通道”,系统容量和服务性能将大幅提升。
“北斗专列”已护送60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入轨
记者了解到,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以下简称“一院”)抓总研制,属于“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采用长三甲系列火箭统一构型设计思路。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
一院介绍,为保障本次航天重大工程万无一失,研制团队不仅在火箭设计、生产、测试全过程中严把质量关,而且采取了9项加严措施,如:对控制和测量等系统配套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参数加严20%进行考核、现场实物确认以及选拔骨干前往发射场执行任务等。
此外,在针对“乘客”进行适应性更改的同时,本发火箭还从工艺、产品化等方面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进一步提升火箭的可靠性。
“团队已经完成了全箭三维数字化建设,解决了以前制约型号统型研制的难题,重新开发了诸元设计系统,所有现场的数据计算和数据传递都是线上自动完成的,大大增加了现场工作的效率……一系列提升使长三甲系列火箭更加适应常态化、高密度的发射。”该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胡炜说。
自2000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至今,作为“北斗专列”的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执行了45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护送60颗北斗导航卫星(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升空入轨,发射成功率为100%。
据了解,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73次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