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北京和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的核心作用,完善交易平台、运营管理、跨区跨省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引入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用户等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协调和监督机制。
(相关资料图)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五级职员尹硕
2023年4月14日,“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产学研融合发展大会”第一分论坛——华电青年学者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顺利召开。本场分论坛主要围绕探索新型电力系统体系,进行深入研讨。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五级职员尹硕带来题目为《省级电力市场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衔接面临的挑战》的演讲。整理如下:
尹硕表示,要统筹全国市场和省级市场的顶层设计。首先是在有效市场层面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在需求侧推动技术进步、实现需求的差异化,通过差异化促进生产端分工细化。在供给侧要降低要素的成本。其次坚持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构建全国统一能源市场硬性约束强,很多省份以省为单位形成能源自制、能源供需,建设以省为单位的能源壁垒,这是推动全国统一能源市场的难题。
衔接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全国统一能源市场中最好的衔接点是电力市场。可以统一能源从大市场和有为政府协同。一是电力市场体系的功能,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精炼主体市场方面完善。二是交易机制和体系,分层次进行衔接,更多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问题。
他提到,健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首先从交易体系上,要规范统一市场的基本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在建设全国统一市场的体系下,要求需要统一的交易标准和数据接口,。关于价格体系,涉及煤电价格、输变电价、跨区收取电费以及电网代理购电未来如何预测和制定。在市场化层面,规划营销、计量、财务要实现贯通。最后加强信息披露。
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首先在全国层面,充分发挥两个中心,北京和广东电力交易中心的核心作用,完善交易平台、运营管理、跨区跨省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引入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用户等市场主体,建立完善的协调和监督机制。
第二,在省级层面,充分发挥省级层面在市场中的基础作用,提高省域内电力资源的配置效果,保障地方的电力的基本平衡。
第三是多层次的协同,绿证市场、绿电市场在国家层面有统一规则后,省级层面去落实、执行。
最后是推进跨区跨省市场间的区域合作。把省间和政府间送电协议逐步转化为市场化合作,以市场化手段实现跨区跨省送电协议。
他表示,国网公司和北京交易中心提出一些具体贯彻、落实的手段。首先市场功能维度上,强调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第二在交易机制层面,先增量后存量,稳步推进新能源进入市场。第三是容量补偿机制。容量市场通过市场化行为、供需出清来决定市场化价。
他还介绍到当前市场环境下河南市场面临的问题挑战。首先,能源市场能源转型和新型电力系统要求下,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对调峰调频等服务有大量的需求,符合相应的市场建设是高诉求的。二是对储能等灵活性资源如何参与,以及储能的定价机制、容量补偿机制目前并不完善。
他表示,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有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市场间电量难以协调平衡。二是省间省内市场的价格体系,相应存在一些失衡的问题。
河南省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是电能量市场层面,从中长期和现货市场衔接问题上,核心问题是交易频次、交易周期不够短、频率不够高,造成的问题是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运行衔接对比时,现货市场价格比中长期市场高很多。
二是现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不足,市场发电侧报量不报价,目前价格并不能反映市场的供需情况。
三是在辅助服务市场层面存在问题,河南深度调峰根据负荷率定为四档,但报价和项目审核报价是冲突的,在深入调峰市场上负荷越低价格越高,项目市场上负荷越低价格也越低,辅助服务和项目市场也存在一些冲突。目前调频市场是政府定价,并不能积极调动、价格补偿偏低。而辅助服务市场在电力保供期间作用不足,并没有向用户侧传导,保供期间的稀缺定价也无从体现。容量市场仅针对储能设立容量补偿机制,补偿标准为200元/千瓦时,目前事前定价、事后调整,机制并不完善。
最后是市场面临的挑战。电力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绿电市场、绿证市场、碳交易市场耦合还未实现。
尹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思考。他表示,市场理论分析是通过能源的“不可能三角”,“不可能三角”是能源的安全稳定、清洁低碳、价格低廉,核心是价格低廉,通过“不可能三角”在最终市场上实现三个价格,对应着预测价值、商品价值、电容量价值。
从市场和政府的角度,在有效市场,需要需求侧参与。加强中长期和现货的衔接,推动需求侧报量报价,甚至报曲线来参与审批市场,密切关注新能源报量、报价,以及分布式能源的交易模式。
在辅助服务市场,一是加强跨省跨区辅助服务资源共享互济,二是加快建立辅助服务成本分摊,利益共享机制,三是针对新能源快速发展形势创新辅助服务品种。针对市场上的价格失灵进行调节,根据电能用能成本均等化原则,推动绿证和碳交易市场和电市场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