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易妍君 广州报道
新能源赛道的结构化行情愈演愈烈。
(资料图)
经历了2022年开年的大幅调整,从去年二季度起,新能源板块在行业高景气带动下开始反弹,并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化行情。
从最新公布的基金2022年年报来看,过去一年,新能源主题基金业绩逐步分化,也映射出基金经理选股思路、投资逻辑的差异。
记者注意到,一方面,较早布局光储板块的新能源基金,其2022年的回撤幅度较小;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遭遇了较大的估值收缩压力,持仓偏重新能源汽车的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或面临新一轮的市场校验。
今年以来,板块内部分化依旧,公募基金又将如何布局新能源赛道?
2022年:光储明显跑赢电动车
2022年,主攻新能源赛道的主题基金普遍步入了下跌区间。在新能源主题基金中,仅有2只基金的年度回报率超过10%,成立于2021年12月13日的中信建投(601066)低碳成长(2022年回报率为10.89%)即为其中一只。
该基金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其前十大重仓股包含天合光能、晶澳科技(002459)、隆基绿能(601012)等多只光伏概念股,以及亿纬锂能(300014)、阳光电源(300274)等储能概念股。
中信建投低碳成长基金经理周紫光在最新发布的基金年报中分析,基金在2022年一季度末开始将新能源仓位向光伏和储能集中,一度收益和产品业绩排名较好,但四季度新能源板块出现大幅回调但组合没有及时调整,导致后期回撤较大。
回顾来看,周紫光谈到,2022年全球宏观环境跌宕起伏,受到诸多冲击后,A股整体呈现下行趋势,赚钱效应较差。全年维度来看,只有煤炭和新能源的景气度较高,在强劲的基本面推动下,板块实现了较好的正增长;除此之外,其它板块也在不同阶段产生了一些结构性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新能源板块的机会主要来自于光储板块。可以看到,一些偏重光伏板块的新能源主题基金,2022年的净值跌幅较小。
“2022年新能源板块结构分化非常明显,光储明显跑赢电动车”。富国新材料新能源基金经理徐智翔认为,能源短缺导致以光储为主的新能源成为被海外争夺的优质资源,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此,2022年该基金在仓位上做出相应调整,“加大了光储的仓位,但电动车仓位依然拖累较大,从三季度开始光储持仓结构上也有变化,光伏从主产业链向小辅材转换,储能从户储向大储转换。”徐智翔谈到。
并且,徐智翔从三季度开始前瞻性布局了一些未来长期方向,比如机器人、卫星等,并开始关注AI人工智能等方向。
就全年回报率表现而言,富国新材料新能源相对于其他主题基金的跌幅较小,也跑赢了2022年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
另一只跌幅较小的主题基金浦银安盛环保新能源,2022年重点布局了光伏组产业链、辅材产业链、储能产业链以及部分竞争格局较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此外,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杨达伟指出,对于一些新能源领域涌现出来的新的技术远期能够推动成本下降、效率提升的方向,我们也进行了重点关注和跟踪。
相比之下,投资方向偏重于新能源汽车的主题基金,其2022年的净值回撤幅度相对更大。
有基金经理在年报中解释,由于估值压缩幅度太大,产品净值有明显回调。
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基金经理曹春林指出,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保持很高的增速,上市公司的业绩也都实现了超快速增长。但随着龙头企业产能的释放,产业链的供需关系在下半年开始有所变化,前两年的产能紧缺、涨价可能很难重现,未来将回归到优胜劣汰的常态。
“2022年,我们投资的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领域股票波动较大,本基金的净值也随之同频共振受到震荡影响。”信澳新能源产业基金经理冯明远也在年报中分析。
2023年:布局新能源运营商、储能等细分赛道
总体上看,受益于2020年、2021年新能源行情的主题基金,在2022年“失血”较多,但部分基金的中长期业绩依然“在线”。这类基金经理依旧坚定认为,新能源领域的细分赛道存在中长期机会。
与此同时,无论是整个新能源板块,还是细分赛道,内部的分化也将进一步凸显。
从宏观角度来看,周紫光的预期是弱复苏和宽流动性的宏观背景,他对权益市场抱有相对乐观的期待。
前海开源新经济基金经理崔宸龙也认为,2023年是经济逐步恢复的一年,预计整体市场环境会稳中有升。
“在这个稳定的市场前提下,基于能源革命为主线的投资机会依然是我们首选的投资方向,其中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行业进步所蕴含的投资机会相对更好。包括锂电池中的46800大圆柱电池、磷酸锰铁锂、新型添加剂、固态/半固态电池、麒麟电池等新的结构创新电池,高压快充等,光伏方面的异质结电池进展(铜电镀技术),xBC电池、硅片的大尺寸化和薄片化,封装材料的提升和国产化等。”崔宸龙在基金年报中谈到。
他提到,新能源运营商开始其商业模式的改善,中长期增长的确定性较高,相对于制造端,其渗透率更低,经营稳定性强,未来的发展空间大,我们会关注新能源运营企业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杨达伟分析,经历了过去1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逐步在全球新能源领域建立了产业化的竞争力,并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创新和引领。随着在全球持续推进新能源发展的过程中,行业将中长期受益。同时我们积极关注一些具备从0到1突破的新技术、新产业(300832)趋势,例如:钙钛矿、氢能、纳电池、固态电池等。
另外,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未来主要关注的是锂电行业龙头个股和汽车智能化赛道。
在曹春林看来,展望 2023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由政策驱动转变为技术驱动和产品驱动,仍会是新兴产业中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锂电池行业内部会出现分化,强者恒强,龙头企业和后面的企业的差距开始拉大;龙头企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加强,仍有望保持很快的增长速度。2023 年汽车智能化可能会开始加速爆发,有望成为继锂电后的又一个市场风口。
周紫光则表示,展望2023年,光伏、风电、电动车、储能虽然在逻辑和基本面上可能不够“完美”,但产业景气度和行业及重点公司的基本面仍然很好,技术持续创新,部分环节盈利能力较2022年有所提高,很多股票的估值水平较低,继续看好新能源方向的投资机会。
由于基金合同约定的投资范围更为宽泛,周紫光2023年的投资方向相对多元化。
他谈到,结构上,看好未来以虚拟现实、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方向;以新能源和储能为代表的低碳方向;以军工、半导体、信创、医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和自主可控方向;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复苏和新消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