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林荣
【资料图】
鲁迅书《湘灵歌》赠松元三郎诗幅,尺幅不详。释文:“昔闻湘水碧于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装成照湘水,皓如素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苓落无余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辛未仲春偶作奉应松元先生雅属。鲁迅。”钤“鲁迅”长方形朱文印。1931年3月5日书写。
这幅诗稿是赠给松元三郎的,1931年8月10日发表于上海《文艺新闻》第22号时,题作《送S.M.君》。后收入《集外集》,并对个别字词做了修改:改“碧于染”为“碧如染”,改“装”为“妆”,改“皓如素月”为“皎如皓月”,改“苓落”为“零落”。
松元三郎,毕业于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当时是上海日本女子学校的教师。
《湘灵歌》和另外两首诗,是鲁迅在“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饱含悲愤之情写下的寄怀之作。
“长沙事件”指1930年8月初红军被迫撤出长沙,未及时撤离者惨遭国民党杀害一事。11月,毛泽东夫人杨开慧在长沙英勇就义。1931年2月,柔石等23人在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杀害。当时,上海的报刊都不敢登载悼念革命烈士的诗文,“左联五烈士”遇难的消息还是时任“左联”党团书记冯雪峰通过“左联”外围刊物《文艺新闻》,以读者来信打探烈士下落的方式刊出的。
鲁迅的三首“寄怀”诗,也由冯雪峰通过《文艺新闻》主编袁殊发表出来。袁殊曾回忆:“鲁迅的《湘灵歌》等三首,诗稿是冯雪峰交来的。诗前按语也是雪峰连同原稿一起交给我的,一则有辩诬之意,当时传说鲁迅与日本人关系不清不白,故按曰:鲁迅‘因情难却,多写现成诗句酬(日人)以了事’;二则托词三首诗为应酬之作,发表鲁迅的寄怀曲笔,故按曰:‘此系作于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
《湘灵歌》全篇以《楚辞》中“湘灵鼓瑟”的传说展开抒怀。这时的中国同当年的楚国一样黑暗腐败,因此,这一时期鲁迅的诗歌大多跟《离骚》同调。如《送O.E.君携兰归国》中的“椒焚桂折佳人老”,《无题》中的“花树已萧森”,此诗中的“芳荃零落”等。
湘灵,即湘水之神,屈原曾以《湘夫人》为题写过她们。“胭脂痕”,即血痕。“高丘”,古楚国山名,指湖南,出自《离骚》“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太平成象”典出《资治通鉴·唐纪》,唐文宗问宰相牛僧孺:“天下何时当太平?”僧孺答:“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意谓当时就是太平之世。这里是反用此典讽刺国民政府粉饰太平。“秋门”,古都洛阳的西门,语出李贺“九月大野白,苍岑竦秋门”句,这里指国民政府南京。
全诗大意是,听说清澈秀丽的湘江已被烈士的鲜血染红,湘水之神来到江边,但见皓月映在阴沉天空,湖湘大地夜半孤立,志士们如花草横遭摧折,湘神弹奏美妙的乐曲却无人肯听,太平盛世的自吹自擂声充斥全国。
一边是湘水血染、百卉凋零,另一边却是自吹自擂、歌舞升平,鲁迅此作,实是一首曲笔鞭挞国民党和湖南当局血腥暴行的壮歌。
鲁迅为松元写了这一诗幅后,第二天(3月6日)是一个“大雾而雨”的天气,“松元赠烟卷三合”,显然是表示感谢。
鲁迅书《湘灵歌》诗幅现存何处,待考。
(作者为中国作协会员,业余从事鲁迅微观研究,致力于从日常视角探讨鲁迅的精神世界)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