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垃圾到处扔、污水遍地流的场景不复存在了。”拉萨市章多乡恰村村民扎西说,“现在村里的生活垃圾有专人清理。特别是这几年,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村民的观念大大转变,不仅热心美化家园,还教育孩子们要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看着村子越来越美,村民们打心底里高兴。


(资料图)

为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西藏,我区结合实际情况,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好经验好做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错落有致的藏式小院、富有民族特色的围栏、宽阔的水泥路……走进林芝市巴宜区八一街道永久村,看到的是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新图景,这是巴宜区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的效果。

永久村作为该项目首批试点村庄之一,建设内容包括供排水工程改造、道路硬化、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小品、围墙美化、栈道铺设等环境风貌改造。

“以前村里全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水和电也时有时停,生活特别不方便。自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后,土路变成了平坦通畅的水泥路,村里通了自来水、大网电,下水管道也全部畅通,环境变好了,我们住着也舒坦。”说起现在村里的生活环境,已经在永久村住了20多年的次仁旺堆颇有感触。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完善资金、项目、土地、金融等各项扶持政策,以“厕所革命”、农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污水治理等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农牧区人居环境质量,农牧区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区改造农牧区户用卫生厕所33.56万座,普及率达62.35%,更多农牧民群众用上了干净整洁卫生的厕所。

同时,进一步健全农牧区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全区农牧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2.7%。农牧区垃圾污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公共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在村容村貌提升上,我区各地还采取牲畜离院、牲畜出村等方式,积极实施人畜分离工程,改变了牲畜粪便随处可见的现象,降低了人畜共患病风险。持续加大农牧区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污水治理率不断提升,乱倒乱排得到有效管控,村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壮大特色产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好做法,不仅要保护“绿水青山”,更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在拉萨市章多乡恰村,藏香草生产加工一直是该村的特色产业。这些香草是生长于海拔4100米的甘丹寺方圆五里内山坡上的甘丹坎巴草,非常独特。从1995年,村民就开始加工藏香草。

依托这一资源,恰村村民不仅成立了加工合作社,还注册了“旺果日康芭”商标。后来,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达瓦、次仁顿珠合伙,在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了西藏旺果日工贸有限公司,现已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年产值可达200万元,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公司积极吸纳贫困户就业,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带动了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39人成功脱贫。村民达瓦占堆就在西藏旺果日工贸有限公司工作。从事藏香草生产加工已有十几个年头的他,现在不仅每月能拿到4500元的固定工资,年终还能领到分红。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保证原材料充足,该公司还对甘丹坎巴草进行了人工培育和规模化种植,大大提升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我区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经济,聚焦青稞、牦牛、藏羊、蔬菜、奶业、饲草、藏猪、藏鸡、茶叶、葡萄等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展农牧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牧场和乡村民宿发展,兴建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促进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迅速发展,取得了农牧区振兴、农牧业提质、农牧民增收的综合效益。

2022年,全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牧民近30万户120万人,全区资产过百万元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734家,其中资产过千万元的81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牧场分别达到165家、9264家,发展态势良好。

树立文明新风,共建美丽家园

走进浪卡子县打隆镇曲龙村村民曲珍的院子里,四五十平方米的阳光棚宽敞明亮,厨房、卫生间、卧室规划合理、干净整洁。

近年来,我区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发动群众开展家庭内务清洁评比活动,群众积极参与。浪卡子县打隆镇凭借出色的整治成效,荣获山南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季度成效“十佳乡镇”流动红旗。

“齐心共创环境优美乡村,协力打造和谐美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推动乡村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对农牧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作为整治行动的积极参与者,曲龙村村民尼玛坚参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卫生意识也提高了,每家每户都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环境好了,大家走在外面赏心悦目,回到家里心情舒畅。”

近年来,浪卡子县打隆镇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抖音等载体广泛宣传,积极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持续推动广大农牧民转变观念,改变陈规陋习,树立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如今,从羌塘草原到藏南谷地、从“雪域江南”到阿里高原,像打隆镇曲龙村这样争创先进的村庄越来越多,建设美丽家园、树立文明新风逐渐成为群众的共识。广大农牧民群众在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改变了观念、提升了本领、发展了生产,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记者 袁海霞 郑璐 周红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