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1日,在埃及绿城沙姆沙伊赫举办的第二十七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角”边会发布了《国家电网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其中,国网甘肃武威供电公司“电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态圈建设”光伏治沙案例成功入选。

这是地处河西走廊、深居戈壁内陆的供电企业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表达致力于推动特高压电力大通道建设、构建沙漠能源生态圈、促进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等社会责任的特色实践,也是该公司结合资源禀赋,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面对“光伏治沙”这一考题用心书写的答卷。

“电”亮一抹金沙


【资料图】

虽已立冬,但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武威古浪县七道沟,却是无限好风光,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光伏板在日光沐浴下,将沙漠赋予了生命的脉络,静谧中,光影与电流正交织涌动着。这里是古浪县30万千瓦光伏治沙产业化示范项目现场。

结合武威地方沙漠生态治理现状,武威供电公司创新提出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农户参与”的“电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态圈”建设。通过线下实地生态修复、平台开发运行、试点业务拓展3个阶段形成政企协作“一站式”服务平台,以此实现资源统筹和互联互动的同时,在供电公司、政府部门、光伏企业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以“电”为媒,为沙漠能源生态建设过程中的每个角色提供最佳沟通路径和资源选择。

今年3月,古浪县30万千瓦光伏治沙产业化示范项目正式落地试点,标志着“电沙成金”的愿景终于成为现实。该项目占地总面积1.3万亩,利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乡村振兴、工业旅游”的“光伏+”绿色生态产业模式,进一步改善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提升。

与此同时,武威供电公司着手打造了以“网上电网”APP为基础的资源共享平台,按照“摸清数据―分析消纳―明确目标―制定方案”的思路,服务光伏企业建设,并同步向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此举不仅可以掌握区域电网分布情况,调取配网设备运行数据,还能进行不同场景下配网消纳能力分析,为光伏项目规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植”出一方绿洲

数据显示,2021年,古浪县沙区前沿林草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恢复到60%以上,风沙线倒退20多千米。现如今放眼整个古浪县,蓝色的光伏板星罗棋布,而在板下又是生机盎然的别样风景。

在古浪县黄花滩戈壁深处的江苏振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上千块光伏板下面的“麦草方格”里,各类经济作物和固沙灌木长势喜人。同样,在不远处的亿恒新能源3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基地,2400亩的碳汇林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我们这个项目建成后,要在光伏区播撒草籽,建设网格沙障,有效防风挡风。在光伏板下规划高效节水农业,变荒漠为‘绿地’。”甘肃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党纲飞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在武威供电公司社会责任根植项目启动会上,由“电”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态圈项目衍生出的“电沙成金”社会责任根植项目也正式落地,明确了供电公司以“倡导者”的角色加入“光伏+治沙”过程中,协同联动社会各方,成立志愿者联盟团队的总体思路。

资源汇聚,携手并进。在几个月的探索期内,武威供电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职责,建立服务重大项目“多对一”工作机制,先后完成了县域内5家光伏企业的现场调研,聚焦各大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精准搭建绿色服务渠道,服务关口前移,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障和贴心的供电服务。据悉,以上光伏企业建成投运后,可完成3.4万亩的沙漠生态治理,届时一方绿洲将呈现在眼前。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武威供电公司将以“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精神为指引,发挥电网基础平台作用,强化源网荷储协同联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沙漠戈壁增添更多绿色风景,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