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贵州省能源局、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编制印发了《贵州省能源数字化“十四五”规划》及《贵州省能源数字化“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提出《规划》发展目标:到2025年,夯实能源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初步形成生产、管理、决策数字化,构建能源数字化生态,着力打造国家数字能源基地和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行业:规划建设一批智慧风电场,智慧光伏电站。构建新能源设施建设标准化、运行管理数字化、设备管理数字化、集中监控远程化、场站管理一体化的数字化管控体系。
(资料图)
《规划》涵盖贵州省煤炭、电力、油气、新能源、数字化基础等多个领域,涉及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油气智能开发、安全智能电力及新能源开发等33个重点任务,围绕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安全、数字化平台、科技创新等形成33个专栏。
《规划》在新能源领域提出了5个主要任务。一是建设一批智慧场站。二是推进大数据与清洁能源发展深度融合。三是加快发展地热能数字化产业。四是打造新能源数字化平台。五是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模式,持续优化能源结构。《规划》在电力领域提出了7个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建设智能电厂。二是智能电厂+5G,建设智能电厂5G组网和接入方案。三是智能电网+5G,形成一批“智能电网+5G”典型应用场景。四是实现电网协调发展,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的数字电网。五是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六是打造电力数字化平台。七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为确保《规划》目标及重点任务顺利完成,提出6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能源行业数字化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力度,以规划为引领,督促企业大力开展能源数字化建设工作,努力构建省、市(州)、企业等多方协同的能源数字化发展模式和推进机制,形成职责明确、协同推进的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格局,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能源技术创新体系。(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我省数字能源发展规划与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效衔接,强化对数字能源发展的战略指引。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数据与能源深度融合的政策机制。围绕产业招商、产业载体、重大项目、应用示范、人才引培、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完善优惠政策配套服务,完善能源数字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以下是新能源数字化具体任务何目标(节选):
(四)新能源数字化
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加速构建我省现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系统优化能源布局结构,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比。以新能源场站远程集控业务为突破,为新52能源场站提供集中监控、设备健康诊断、功率预测等数据业务应用,形成种类丰富的业务体系,为新能源发展提供配套增值服务,助推新能源企业提质增效,数字化发展。
1、区域选取:风电和光伏是我省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光伏发电项目主要分布在毕节、六盘水、黔西南、黔南、安顺;风力发电项目主要分布在毕节、六盘水、黔东南、黔南、黔西南、遵义。“十四五”期间重点选取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比较集中、装机规模大的区域率先建设智慧电场和光伏电站,并同时建设相应的管理、运维、巡检平台。
2、技术选择:通过计算机辅助建模、大数据分析、无人机测量及巡检等数字化手段的部署,优化光、风、生物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有助于构建多元化、协调发展的省内新能源体系。
3、应用方向:通过大数据手段,对我省复杂的地理条件、岩层构造、光照、风向、区域地理信息、历史气象信息等维度采集的太阳能和风能数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归纳出太阳能和风能的消纳情况,优化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容量配置和选址决策。从而提高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效率;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全省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有较大的提高。
到2025年,规划建设一批智慧风电场、智慧光伏电站。新建新能源电站在线监控运维平台、监控管理平台、风电设53备预警平台、发电气象预测大数据平台。同时积极发展新能源,扩大新能源在交通运输、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应用。
任务一:建设一批智慧场站以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集中控制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新能源相结合,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互感,建设一批智慧场站。
(三)加大资金投入及引导。利用好大数据产业基金的支持引领作用,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争取各类政府政策性资金、专项资金等支持能源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争取金融保险机构支持,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四)加强能源创新型数字人才培养。积极发挥企业对综合型数字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在产业、知识、技术、技能的深度融合中,进一步对高校培养的单一专业人才加以甄选和“深造”,使其既拥有数字化能力与思维,又能熟悉管理,更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优秀数字人才。
(五)开展试点示范。布局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数字能源试点示范工程。跟踪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运营情况,总结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六)开展能源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鼓励协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积极开展能源大数据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及制定,健全能源大数据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服务体系,构建能源数据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