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PERC电池效率逼近极限,光伏电池正迎来从P型向N型过渡的阶段,虽然TOPCon、HJT等新型电池的产能占比依然很小,但光伏电池制造商们似乎很难再去投资相对落后的技术。
4月15日,太阳能发布公告称,将终止江苏高邮一期6.5GW光伏电池项目。
公告显示,2020年11月,太阳能就与相关合作方签署了6.5GW光伏电池项目,并同意镇江公司引入投资者进行增资扩股,同步实施员工跟投方案;在项目终止的同时,镇江公司本次引入投资者增资扩股及员工跟投方案一并终止。
从项目签约以来太阳能开展的工作来看,2020年12月,所属镇江公司全资设立高邮公司,实缴出资100万元,作为高邮6.5GW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的实施主体。
彼时,各方还签订协议,约定由高邮经开区管委会代为建设高邮6.5GW高效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厂房,在镇江公司本次增资扩股资金全部到位并满足相应条件后由高邮公司回购代建的厂房,高邮投资人将参与本次镇江公司增资扩股。今年3月在上海联交所正式挂牌。
关于本次项目终止的原因,太阳能解释称,由于光伏制造行业市场及地方政策重大变化,经公司研究并与地方政府友好协商,各方签署了系列终止协议。
谈及项目终止的影响,太阳能表示,高邮6.5GW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厂房由高邮经开区管委会代为建设,镇江公司在高邮市注册成立高邮公司推进工作外未开展其他实质投资。增资扩股意向投资人及员工跟投平台均未对镇江公司实施增资。
值得一提的是,太阳能还提到,公司将重新研究和评估太阳能电池技术路线和市场情况,适时重新启动镇江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建设及增资扩股工作。
记者查阅了太阳能最初的公告,本次终止的项目原计划的投资技术路线是单晶PERC技术和大尺寸组件,并预留后续技改空间。由此可见,太阳能本次电池项目的终止很有可能是受到这两年电池技术路线快速切换的影响。
事实上,当前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变化也可能对太阳能此番决策产生影响。一是N型电池产线的成本正在降低,与PERC产线的投资成本差距正在缩小,浆料等环节也在降本,因此,先投资P型电池再对其改造并不比现在重起炉灶直接投产N型电池的方案更具成本优势。
另外,去年至今,在硅料、硅片等上游环节提价的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高涨,电池环节是亏损重灾区,太阳能6.5GW电池项目虽然拖了一年半时间,这或许也是因祸得福。
记者注意到,在宣布上述项目终止的同时,太阳能也披露了公司2021年报,其中有不少关于加强光伏制造业务的表述。公司表示,将抓住电池行业技术升级换代发展机遇,加强下一代TOPCon、HJT、TBC、HBC、钙钛矿等电池技术储备和人才队伍建设,研判下一代电池技术发展趋势,适时布局并逐步建设和扩大新一代高效电池产能,跻身行业主流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太阳能最初的规划中,与上述6.5GW电池项目一并投建的还有一项年产1.5GW高效组件(18Xmm、210mm高效组件)智能制造项目。根据公司透露的信息,该项目预计于今年8月建成投产。目前,公司拥有高效电池年产能1.5GW,高效组件年产能2GW。
关于光伏制造业务的情况,太阳能判断,未来随着硅料产能释放产品价格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公司预计今年实现营业收入70.51亿元、利润总额15亿元、净利润12.15亿元,投运、在建、拟建电站(取得备案)或签署预收购协议的电站力争合计总规模8GW。
太阳能表示,未来公司将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扩大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扩大太阳能产品的产能。2025年末,公司力争光伏电站板块实现电站累计装机20GW,光伏制造板块实现电池组件产能超26GW,巩固光伏发电行业地位,跻身主流电池制造商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