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别再重复生产了,无聊!
李振国说出了实话,可惜隆基自己、整个光伏行业、乃至资本市场都不想听实话。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你爱不爱听实话,它都会按照规律发展,之前的无数行业无数玩家都已经体验过了。
上海SNEC开的如火如荼,50万参观人数或许已经打破了SNEC的历史记录。除了因为疫情三年憋坏了企业们和职业经理人,热闹的展会确实展现出行业的热闹。
(资料图)
但展会的繁荣和热闹并不意味着行业一定有着光明的未来,相反,“过剩”很有可能很快体现出来,同质化产品的过剩产能很快会变成大量的企业出局。
在展会上,行业内外都有很多人来上海体验新能源的热潮,言语间是对光伏的赞叹。不止一人说着:“未来光伏是一条确定的赛道!装机量一定会稳步上升,销售额只会不停增长。”
是这样吗?马克吐温说过:“每当你发现自己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
全世界都在谈论ESG,所以我们大干快上,组织了巨大的产能,这样真的没有风险吗?
离开时间轴讨论过剩都是扯淡。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一旦出现政策的变动,整个行业要怎么应对?过剩的产能和浪费的资源又要怎么收尾?
参观感受
SNEC同时,各家陆续合作和产能落地的新闻在微信朋友圈争夺着大家几秒钟的注意力。没有个几GW都不好意思推送。
光伏的供应端很拥挤,需求端呢?本文需要理清的是,光伏的需求端从来不是组件或者项目方,而是用电方!更具的说,是需求清洁电力的用电方。
全球碳中和的过程就像是人类推行健康的organic饮食习惯。逐渐放弃、少吃大鱼大肉,多吃沙拉。
供应端判断吃沙拉是潮流,于是大干快上,准备好了大家十年吃的沙拉。
如果大家不想吃、不愿意吃、吃不掉这些沙拉怎么办?又或者说大鱼大肉吃点也不错,大鱼大肉全面降价了呢?
而且,所有人生产的沙拉都是一样的。是你,你会选择吃谁的沙拉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发现:越是organic的食物,越贵。就像新能源,平价之后放在电力系统中,依然不便宜。
本质目的是为发电的光伏产品,其商品属性就像为了炼油的大豆,功能单一,唯一价值在于发电量的多少。从SNEC看来,光伏产品同质化,产能重复建设严重。
过剩:没有一家企业无辜
5月26日一开盘,光伏板块就开始掉头急转直下。25日,有媒体以《隆基绿能李振国:光伏产能严重过剩将谨慎投资迎接挑战》为题目进行报道,随后光伏股票几乎呈现出全面下跌的态势。截至目前,该报道已经被删除,猜测或与隆基的紧急公关有关系。
讽刺的是就在25日李振国观点被报道之前,光伏概念板块实际上出现大幅拉升,个股也颇为活跃。截至25日14时20分左右,鸿日达获20cm涨停,帝科股份、仕净科技、迪森股份、高测股份、东威科技、钧达股份等股涨幅居前。
事实上,从我十余年的参展、观展经历来看,深切的感受到今年的SNEC彻底暴露了当下光伏产业的虚火旺盛问题。所有这些看起来火爆,可能都像泡沫一样脆弱。
2022年,光伏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吉瓦、318吉瓦、288.7吉瓦,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
而这是产量数据,中国光伏的实际产能要大的多。
“2021年之前,中国光伏产业用十几年的时间建设起大约380GW的全产业链。而就在SNEC举办的前18个月时间里,中国新增了380GW的全产业链。”
这是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在SNEC领袖对话环节给出的数字。
这个数字当然不一定准确,但我们或许可以大致以全国产能700GW来计算。到了2023年底,产能或许可以达到750~800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