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22日,由《电力建设》杂志社举办的能源转换与经济系列论坛—2023清洁能源发展前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会议主题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作了题为《源网荷储一体化与综合能源服务开发模式与案例分享》主题报告。
双碳目标背景下,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为了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应运而生。
(资料图片)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分享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三种典型模式,分别是区域(省)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
其中,区域(省)级源网荷储一体化:依托现代信息通讯及智能化技术,加强全网统一调度,建立源网荷储灵活高效互动的电力运行与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区域电网的调节作用,落实电源、电力用户、储能、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
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在重点城市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梳理城市重要负荷,研究局部电网结构加强方案,提出保障电源以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方案。结合清洁取暖和清洁能源消纳工作开展市(县)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研究热电联产机组、新能源电站、灵活运行电热负荷一体化运营方案。
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依托光伏发电、并网型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开展分布式发电与电动汽车(用户储能)灵活充放电相结合的园区(居民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在工业负荷大、新能源条件好的地区,支持分布式电源开发建设和就近接入消纳,结合增量配电网等工作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建设。
李琼慧表示,工业园区是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突破口。工业园区是工业领域绿色转型与节能降碳的主战场,是我国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园区是产业聚集发展的核心单元,具有人口产业聚集、能源资源消耗集中、创新要素聚集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国内大部分企业,尤其是生产制造企业大多落户于各类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工业园区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30%以上。
据悉,初步统计,目前已有30个省(区、市)申报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合计595项,其中,跨省跨区多能互补项目43项,省内多能互补项目267项,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285项;涉及新建新能源项目85746万千瓦,其中风电27579万千瓦,光伏58167万千瓦,配套建设新型储能12027万千瓦。全国已明确了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接近100个,电源总装机超过3000万千瓦。
N型光伏技术创新大会
国家光伏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于5月22日在上海(SNEC展会同期)举办“n型光伏技术创新大会",来自Infolink,晶科,捷佳伟创、湖南红太阳、帝尔、东方日升、国电投、科伺等组织企业的专家将作重要分享。4月30日前报名抢早鸟票600元。欢迎扫码报名参会!
原标题:【专家分享】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所长李琼慧源网荷储:开发模式与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