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023年前两个月,中国的光伏组件出口情况呈现出“淡季不淡”的现象。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2月,中国的组件出口额为478亿元,同比增加9%。欧洲仍是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超过一半的光伏组件被运往欧洲。
2023年1月至2月,欧洲地区光伏组件出口额为270亿元,同比增加58%。其中西班牙、法国、波兰、希腊、比利时、丹麦等国出口数据1月至2月均实现环比正增长。与之相对,亚洲地区同比减少36%,拉美地区同比减少6%。
一直以来,欧洲市场都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光伏产品。2022年,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高度依赖性不降反升。2022年中国光伏企业共计出口154.8GW的光伏组件,较2021年增长74%。
其中,超过一半的光伏组件出口往欧洲市场。2022年,中国向欧洲出口光伏组件86.6GW,同比2021年的出口量(40.9 GW)增加了112%。
不过,眼下在欧洲光伏制造本土化和支持本地光伏产业链的背景下,“出海”的中国光伏厂商们并非没有隐忧。
3月16日,作为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官网正式公布绿色工业计划的两大基石《净零工业法》和《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计划到2030年将光伏和电池等关键绿色工业的本土产能提高到40%。
欧盟力推欧洲光伏制造本土化的利空消息也直接“引爆”了国内的光伏行业,触发多家光伏龙头企业的股价闪崩。
虽然欧洲净零工业法案提案在中短期内对国内企业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在进口限制的隐忧之下,海外布局或是中国光伏企业的可行对策之一。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光伏龙头企业“出海”建厂。1月,晶澳科技(0024590.SZ)宣布投资6000万美元在美国凤凰城建立最大产能2GW的组件制造工厂。3月13日,隆基绿能(601012.SH)拟与美国清洁能源开发商Invenergy合作,建设美国俄亥俄州5GW的光伏组件工厂,该工厂预计今年4月开始建设,2023年底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