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佛山首家唐宁书店在南海桂城正式开业。这家来自广州的书店已经火了19年,佛山店从春节前试运营至今,已经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短短4个月内,这是第3家进驻佛山的网红书店。此前,有着“中国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覔书店相继落户佛山,并成为网红打卡地。
与佛山的热闹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去年以来,国内多个知名实体书店频频传出关门、停业的消息。
众多实体书店落寞退场之际,这些网红书店为何选择佛山?它们又为佛山带来了什么?
品牌书店成网红打卡地
走进佛山南海顺联公园里的SUNPARK商场,一眼就被三楼的唐宁书店所吸引。深蓝色外观,一道道弧形书墙,原木色书架被蓝色亚克力板隔断,在暖黄色灯光映照下,设计感十足。
“这是我们在佛山的首店,有700平方米,春节前试运营到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来店里打卡。”唐宁书店创始人鲁宁馨说。唐宁是一个拥有19年历史的广州书店品牌,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有6家门店。3月27日正式开业当天,书店客流量达到800多人次,是佛山大多数书店周末客流量的3—4倍。
在此之前,1月22日,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美书店”称号的深圳覔书店落户佛山禅城。书店位于2020年开业的大型商业体佛山王府井紫薇港内,占地2500平方米,有近10万册在售图书。
去年11月20日,同样被誉为“最美书店”的钟书阁也进驻佛山,并引发一股书店打卡风潮。钟书阁所在的南海桂城A32·万科里商场同天开业,现场人头攒动,其中动静最大、最受关注的,便是钟书阁。该店当天涌入了2000多人次,几乎是佛山本土知名书店周末客流量的10倍。
“颜值很高”“科技感满满”“高大上”……佛山钟书阁赢得一片夸赞,并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拍照打卡潮。走进钟书阁,如直上云霄的白色阶梯通道映入眼帘,一层层光圈营造出宇宙穿梭的效果。顺着楼梯的延展方向,可以看到流线型书架和顶部大量的镜面。漫步其中,有种“迷失时空”之感。
几位游客正坐在台阶上拍照。“我知道这是个网红店,就约着姐妹来打卡了,太漂亮了。”专门从禅城过来的赵女士说。
“刚开业那段时间很火,节假日和周末客流量有一两千人次,工作日也有六七百人次,最近因为疫情,客流量才有所减少。”钟书阁华南区总经理张文介绍,佛山钟书阁面积超2000平方米,是全国第33家门店,也是广东省最大的一家,有8万册左右的图书。
在这波热潮之前,佛山也有网红书店零星入驻。2017年全国知名连锁品牌西西弗进驻佛山,先后开了两家门店。但在短短4个月相继引入3家大型书店,在佛山可谓“史无前例”。
新派商业找到流量密码
网红书店为什么在这个节点选择佛山?要从三年前说起。
三年前,佛山A32·万科里商场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招商工作。该商场企划负责人张晓雪介绍,A32项目定位是为新青年带来更多的文化艺术感受。于是,引入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品牌成为他们的招商重点。
“我们陆续考察了北上广深很多新派的商业体,发现新派书店非常受年轻人的追捧。”张晓雪说,他们很快将目光聚焦在国内比较受关注的新派书店上。“综合考虑书店与城市文化的结合、与项目客群的匹配上,钟书阁成了我们最佳的选择。”
钟书阁2012年在上海开出第一家店,就迅速上榜当地“金牌地标”。后来陆续进驻北京、重庆、成都、杭州、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为全国知名连锁品牌。
“我们在南方的布局是先开进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然后向二、三线城市下沉。深圳店去年10月开业,只比佛山店早了一个月。最近我们也在和珠海、江门、中山谈合作。”张文回忆,若不是A32项目负责人主动找到他们,这场与佛山的“牵手”可能会来得晚一些。
后来,双方经过了长达三年的多轮沟通。“要新开一家这么大规模的书店,租金、人力成本、当地的经济水平、文化氛围等都要考虑。”张文研究后,认为佛山经济较发达,居民消费力高,且人文底蕴深厚,“是个不错的选择”。
钟书阁作为A32项目招商的主力店之一,不仅享受了较大比例的租金减免优惠,还有很多在会员活动运营、社交媒体宣传等方面的资源倾斜。A32项目还围绕钟书阁可以打造的社交场景,引进了自习室、漫画店、咖啡店等业态。
据张文初步估算,自带“流量”的钟书阁,不仅让商场入驻率提高到了90%以上,开业后还为商场带来了两至三成客流。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不少年轻人会在钟书阁拍照打卡后,走进隔壁的漫画店或咖啡店消费。
除了引流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还在于佛山文化消费市场的巨大空间。
去年初,佛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地方媒体对全市约751家发行单位(未包括邮政报刊亭)展开调研。以拥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为判定标准,佛山每万人拥有书店约1.09家,远不及南通的3.13家、西安的2.34家、无锡的2.33家、苏州的2.07家、长沙的1.77家。在《城市书店聚焦指数》公布的“最受用户关注书店”排行榜前十名中,佛山此前只有新华书店、西西弗书店两个品牌。
“这些网红书店一进来,热热闹闹的,能促进市场繁荣,带动开店潮,有利于佛山形成更浓厚的文化氛围,无形之中就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气质。”一位独立书店老板评价道。
文化空间重塑城市气质
在提升城市阅读氛围和文化指数之外,书店还在重新塑造一座城市的气质。
以成都为例,《2018年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发布后,成都因跻身“中国时尚一线城市”而爆红。支撑成都出奇制胜、构建一种全新城市评价标准的,除了近10000家茶馆、2000多家酒吧外,还有3436家书店。2019年,成都实体书店数量已达到3522家,排名全国第一,这更成为它建设“中国书香第一城”的底气。
有观点认为,书店已成为提升城市气质的关键。在当下,实体书店不再只是单纯的售书场所,而是使读者与社区、城市发生关系的“管道”。
对于这一功能变化,鲁宁馨早已有所感知。作为唐宁书店的创始人之一,她将书店打造得“有点不一样”:聚焦品质生活区,定位社区生活场景,服务半径两公里内的居民,通过跟周边的商业体系、社区进行强关联,深度了解客群需求,和顾客建立长期黏性。
在进驻佛山之前,唐宁书店就热衷尝试各种玩法,比如和小鹏汽车合作做车友俱乐部、举办书店音乐会、把普拉提和瑜伽教室搬进书店……唐宁书店一间门店每年有100多场活动。
“万事皆可书店,我们不要给自己设限。书店不只是一个购书的地方,而是一个跟当地文化、生活方式接轨的平台,关键在于连接。”鲁宁馨说。
除了连接功能,网红书店还加速了城市文化空间的颜值革命,进而提升城市气质。
纵观这几家网红书店,除了“颜值高”“面积大”,都不约而同地摆脱以往的传统购书、阅读模式,选择一条更新的生存通道:将书店打造成一个融合阅读、文创、简餐饮品、文化活动、手作体验等多元业态的复合型体验文化空间。
这不仅是外来网红书店的选择,也是佛山本土书店升级的方向。过去几年,不论是新华书店还是博览书店等民营书店,都一改“千店一面”的旧格局,不断提升设计感和颜值。同时,佛山也涌现了先行书店、今屋文创书店、卡卡松堡、澹如书屋等一批网红书店和特色阅读空间。
越来越多人认为,一座城市除了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更不能缺少那些如星火般散落在城市角落的文化载体,书店是这些星火中最闪亮的那一个。它虽然静谧,却足以潜移默化改变甚至塑造一座城市的气质。
从“火起来”到“活下去”
佛山实体书店的三种“活法”
网红书店火起来之后,如何活下去,是绕不过的话题。记者走访了佛山多家书店,探寻它们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型指南。
在它们之中,融合阅读、文创、简餐饮品、文化活动等的“书店+”模式成了首选。而有些书店在看到了该模式的式微后,开始向主题店转型,从大众走向分众。还有的书店更是从“坐商”走向“行商”,把书店开到了读者家门口。
趋同的“书店+”
“去年一年亏了20多万,再这样下去今年准备关门。”“这家店靠熟客能勉强维持,但另一家分店每天入不敷出,很头疼”……在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书店从业者吐露艰辛。
据书店从业者估算,佛山中小型实体书店月经营成本为4—7万元,部分高周转的大中型书店单月成本超过10万元。经营成本主要包括物业、人力、采购三大部分,其中人力成本占三到四成,租金、物业管理费及水电费等物业成本占四到五成。近年来,这些成本均有不同程度涨幅。仅租金一项,年均升幅就在5%—10%。
佛山书店业在艰难前行,和全国书店一样,开启了转型。
从中外读物、漫画周边到文创精品、咖啡饮品,先行书店藏身佛山垂虹路一座旧居民楼中。老板石头(化名)最近正忙着筹办换书大会,迎接即将到来的“世界读书日”。
先行书店是佛山为数不多的独立书店,已走过27年,不仅见证了书店行业的变迁,更成为佛山实体书店走上“书店+”转型之路的带动者。
1995年,正值实体书店的巅峰时期,先行书店在一波书店开业潮中出现,早期和其他书店一样只卖书。后来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先行书店为缩减开支,多次搬迁,从500多平方米的“豪宅”搬到了50平方米的“蜗居”,最后定居在垂虹路200多平方米的居民楼里。
大约2014年以后,石头开始给书店“做加法”,通过卖咖啡、办讲座、开读书会,把书店变成多元化的文化空间,带动本土其他书店纷纷效仿。
从一开始的书店+文创、书店+观影、书店+策展、书店+手工制作,到后来一家书店融合多种业态,“书店+”模式的变革变得更加多元,且已经成为佛山实体书店的转型主流。
位于顺德清晖园附近的今屋书店,不仅卖咖啡饮品、文创精品,还开展观影会、读书会等活动。位于南海区越秀悦汇天地的博览书店,更将阅读区、咖啡吧、儿童手工区、儿童乐园、故事会、大型签售会、创意空间等多种文化业态融为一体。
但自从2020年以来,实体书店和众多线下行业一样遭受疫情冲击。“书店+”模式,对实体书店的生存突围还有效吗?
“前期有效,但现在恐怕不行了。”多位实体书店负责人回答。
“大家办的活动都很丰富,但类型差不多,没有形成各自的特色。”在石头看来,“书店+”模式一开始确实能吸引大批消费者进店,但久而久之,不同书店的活动同质化明显,也就较难形成长期吸引力。
另一个原因是,实体书店向多元化创新经营的转型成本高,若人流量未能转化为客流量,往往获益微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如佛山老牌书店——凌宇书屋,从最高峰时的12家分店,到2017年只剩下1家总店,在将其改造为集图书、红酒、咖啡、服饰等多元业态的时尚生活馆后,经营状况仍不佳,如今已暂停营业。
分众营销的主题书店
在“书店+”模式逐渐失效的当下,从大众走向分众,打造主题书店,成为一些书店探索的新出路。
走进今屋书店,可以看到种类纷繁的文创精品,其中还有他们自主设计的文创品牌。见到该店创始人彭小雨时,她正忙着书店的改造设计,“我在尝试一种新的模式,就是打造主题型书店。”
在彭小雨看来,在互联网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外文书籍、漫画书和专业类书籍更能吸引大家去实体书店购买,因而她选择向专业类的主题书店转型。
主题书店模式并非彭小雨首创,此前就已经有北京的蒲蒲兰绘本馆和北京最活跃的外文书店、图书馆——老书虫书吧,佛山也有亲子主题店卡卡松堡。这类专业书店的共同点是面向特定人群,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从而吸引有共同阅读爱好以及文化认同的读者。
而彭小雨的新模式是在主题书店的基础上,融入主题文创和主题教育。“我计划把这家店改造成艺术设计类主题店,引入一些设计师资源,既有设计师沙龙,也有设计类策展课和推荐书单,引导大家买书。”未来彭小雨还规划开一家自然博物类主题书店。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佛山已形成以新华书店为主,其他民营书城和个体书店为辅,新业态特色书店逐步兴起的实体书店格局。但整体来看,佛山实体书店规模普遍较小。
因而随着消费者需求向小众化发展,佛山中小书店转向专业化、特色化、小众化将成趋势。
看中这一趋势的还有刘伟杰。他在考察了广州多家实体书店后,于去年在普君新城步行街开了一家小型书店,面积80平方米左右。“大家要转变观念,书店不一定只能安静,也可以热闹和好玩。”
如今刘伟杰已经把书店打造成一个交友趣玩空间,举办辩论会、角色扮演游戏等活动。接下来他还计划和婚恋机构合作,凸显书店的交友主题。
把书店开到顾客家门口
不论是“书店+”的大众模式,还是聚焦主题的分众模式,开着门等读者上门,仍是绝大多数实体书店的做法。记者走访也发现佛山一些书店开始走出去,触达乡村和学校,开始从“坐商”到“行商”的转变。
最近几年,石头多次参与了全国的图书活动“书店行”。当他开着车,沿着川藏线走访书店时,他深刻感受到在山区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这激发了他深藏心底的愿望:打造移动书车,把书店开进山村巷陌、开到读者面前。
“传统书店没办法移动,只能等顾客上门。不如我主动点,把书店送到顾客家门口。”于是去年8月,石头把运送了十几年杂志的面包车改装成了移动书车,开着它来到了丹灶仙岗古村。
考虑到参与市民以南海人为主,石头特意精选了一些与佛山、与南海相关的历史人文读本,以及时下最受欢迎的青少年读物。“没想到当天营业额居然有2000多元,超出我的预期。”
石头认为,把书店开到读者身边,是书店在疫情之下主动出击、扩大经营版图的创新举措,也是书店经营者突破空间限制,把诗和远方送去读者身边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另一边,走出书店、走进学校也成了一些实体书店的新尝试。
博览书店是佛山一家连锁书店品牌,因“高颜值”成为网红书店。“我们有跟出版社合作,请作家一起进校园开展讲座,同时在校园里办书展,大家想买书的话可以在微信群里提需求,我们统一配送。”开在南海桂城越秀悦汇天地商场的博览书店店长邓贞琼介绍,此前他们已经去过桂城的几所学校,较远的还去到狮山,都收获不错的反响。
邓贞琼期待,一系列把书店“送”到读者家门口的活动,能为佛山的书店业带去新的想象空间。(记者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