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学专业硕士,20年证券从业经验,历任红塔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光大保德信基金医药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2015年6月加入中欧基金,现任投资总监,中欧新动力混合、中欧嘉泽等产品基金经理。

“我的个性不是那种非得做第一不可的,能保持在中上水准就行。”毕业于浙大生物物理学专业的王健低调、谦逊,在迈入投资门槛后,更是将一名科研工作者与生俱来的独立思考能力带到了日常的投研管理之中,不冒进,不盲从,不争锋,更寻求通过长期相对收益做出绝对收益的结果。


【资料图】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她管理的代表基金产品中欧新动力,过去三年和过去五年的净值增长率均大幅超越业绩比较基准,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已达406.75%,远超45.38%的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此处用A份额166009计算,数据来源:基金二季报,详见表格和走势图)。

做一个清醒的人

“静水流深”,这是王健给记者最直观的感受。

无论面临怎样的市场环境,无论市场风格如何转换,王健始终坚持自下而上,在宽泛的行业领域逆向选股,构建均衡分散的投资组合,这也使得她所管理的基金总能体现出进可攻、退可守的特质,她也成为了圈内公认适合管理底仓型基金的基金经理:不豪赌押注单一行业或赛道,均衡配置分散和降低投资风险;综合采用价值投资、成长投资、择时投资等多元策略;更倾向于长期持有,同时针对市场短周期情况进行适时操作。

这从她管理的中欧新动力持仓就可以看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广泛覆盖信息技术、材料、消费、工业等多个行业领域,持股分散的同时,多只个股的持有周期横跨5-7个季度。比如第一大重仓股深信服,自2022年一季度进入十大重仓股以来已连续持有6个季度;第二大重仓股万润股份,2021年四季度以来已连续7个季度跻身十大重仓股;第四大重仓股立高食品,2022年二季度以来也已连续5个季度居十大重仓股之列。

没有一颗争第一的心,却能始终行走在市场前列,王健凭借的是一份对自我、对投资和对市场的“清醒”认知。

公司调研的时候,她说,“不能因为仅仅是一个好公司或者仅仅在一个好的赛道里面就特别对待。如果股价已经对未来透支太多,我们去配它的意义就不大了。最终是否配置还是要看公司的内在价值是否高于现值,要衡量买的这些公司未来有没有收益空间。”

投资操作的时候,她说,“没有参与热点没关系,总会有遗憾,谁都不可能完美地抓住每次机会。与错失热点相比,更重要的是对估值成长的准确把握,要小心落入成长的漩涡。”

市场低迷的时候,她说,“熊市应该尽量回避相对敏感的利空信息,要保持信心,投资往往是逆着来的,在市场冷淡的时候,摈除偏见,正视利好,最终买到的价格偏低,将来赚钱的概率就大,这是规律。”

无惧惊涛骇浪,坐看云卷云舒。这背后是对趋势精准判断的自信和一切尽在掌握的底气。

“2021年不是高点,会走出来的。现在市场之所以这么低迷,反映的是外在的不确定,但自下而上去看,中国人太勤奋了,还是有很多好公司持续在做,他们的生存能力或者说这几年积蓄起来的学习能力,不至于让大家对所有东西都悲观。”王健对未来保持一份乐观的依据,在于她看到了国内不少行业不只是面对国内市场,而是能够实现向外输出,比如高端制造能力就是往外输出的状态,而其中不乏存在定价偏差的个股。

每个公司都是一个故事

上次与王健对话还是2016年4月,那时正值她从光大保德信来到中欧基金后组建的策略组首只公募基金产品发行。“GARP(低估值成长)”,这是她一以贯之的投资风格定位,也是她作为一名从业20年的公募老将,多年投研智慧的高度凝结。

在“一年一倍者众,三年一倍者寡”的资本市场上,真正能与时间为伴的基金经理总是渐行渐少。

曾有人问王健,“连续那么多年战胜偏股型基金指数,你是怎么做到的?”她的回答很简单——“寻找有定价偏差的个股”。

“我很喜欢研究公司,它能让你接触到与平时生活中感受不一样的东西,每个公司都是一个故事。更有意思的是,它的发展和你的预设往往是不太一样的。”多年GARP策略的坚守,培养出了王健善于挖掘市场偏见个股的能力,而通过找到一些定价有偏差的公司从中获得盈利机会无疑是相当有成就感的事。

王健在进行公司基本面研究时会重点关注收入增速这一指标,因为公司要实现持续增长,收入首先要稳定。“收入的背后是业务结构,业务进展,竞争情况,以及未来会变成什么样,这样串下去。另外,公司为未来增长做了哪些准备,这些准备能不能真实兑现等也需要加以关注。”

当然,任何公司在发展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对此王健认为即便阶段性有瑕疵,只要能够改善就行。“果真哪儿哪儿都好,它的定价也不会便宜了。”

站在当下时点,王健表示长期看好有可能对未来产生较大改变的领域,比如AI相关、机器人相关,甚至汽车智能化相关等科技性较强的东西。“落实到具体公司上还需要具体讨论。”此外,汽车链条里零部件相关的公司;既有出海逻辑,也有国产替代逻辑的机械相关公司;以及中下游化工,医药、信息服务等行业,也是她关注的重要方向。至于消费行业,她认为虽然短期难以复制之前的辉煌,但仍不乏亮点,特别是在一些以70、80和90客群为中坚力量的细分行业领域,存在不少机会。 记者 赵琦薇

投资金句分享

★我的基本策略,是要对上市公司做一个内在价值的评估,着眼公司未来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定价,不能因为仅仅是一家好公司或者仅仅在一个好的赛道里面就特别对待。最终是否进行配置要看公司内在价值是否高于现在价值,要衡量公司未来有没有收益空间。

★现在市场之所以低迷,反映的是外在的不确定,但我觉得自下而上去看,还是有很多好公司在的。我们的高端制造能力也是往外输出的状态,这就是中国企业的能力。

★从个性上讲我一直不是那么追求极致,不是疯狂跑收益率的风格,我更希望的是通过长期相对收益做出绝对收益的结果。

★衡量公司基本面,收入是一个重要指标,收入的背后是业务结构,业务进展和竞争情况,以及为未来增长做了哪些准备。但究其核心还是公司收入增速,这一点更重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