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柳莺)今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标志着中国民航真正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之路。据了解,这款国产大飞机上,百余零部件都是由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航达公司”)生产制造。

一个多月后,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的2023年第14场工业技改示范现场推广会走进武汉航达公司,在这家湖北唯一参与大飞机项目的民营企业工厂里,看到了智能化改造后的成效。

厂区5G全覆盖 加速实现运营制造一体化


(资料图片)

航达公司智能制造工厂的智能制造看板。

长江日报记者6月30日走进武汉航达公司智能制造工厂,看到一块深蓝色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实时变动着,物料库存信息、在途信息、订单分布及状态信息一目了然。

“我们现在已经实现厂区5G全覆盖,这屏幕上的数据,一部分来自系统自动采集,还有一部分则是现场班组长通过无线平板上的扫码汇报。”武汉航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只是武汉航达公司智能制造工厂的其中一环,整个项目范围包括在线工艺管理、计划任务编制排产、在线质量检验等多个环节。

武汉航达公司的智能化改造之路起步于2019年初,生产制造等相关业务部门开始寻求通过软件系统帮助量化分析实际生产情况,查找真正产能瓶颈,提升交付率;与此同时,企业IT部门基于业务部门的实际需求,开始选择满足需要的软件系统。

经过1年多的深入调研和比较,武汉航达公司最终确认选择与联想合作,共同打造航达智能制造工厂,实现运营制造一体化。项目运行后,实现了计划排程智能化、制造流程标准化、信息系统平台化、工艺管理规范化、外协管控准确化、生产过程可视化等六大目标。

打造亚洲最大一站式飞机起落架维修车间

武汉航达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6月30日,位于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径河街塔西路的武汉航达航空科技产业园,亚洲最大的一站式飞机起落架维修车间内机器轰鸣。在这里,一年可实现200多套起落架的维修任务,客户涉及国内外多家航空公司,机型涉及波音、空客等主流机型。

成立于2000年的武汉航达公司,2004年底整体搬迁至东西湖区,优良的发展环境、紧邻机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工程经验以及大力投入研发的魄力,让武汉航达公司很快坐上国内航空附件维修的头把交椅,于2009年建设完成的起落架大修厂也迅速发展为亚洲最大。员工也由成立初期的10人发展为今年的1800多人,研究生以上学历就超过了100人。

“起落架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机体结构和飞机发动机,所以维修标准和要求非常高。”航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起落架维修车间,一架需要翻修的起落架进场后,要经过分解、清洁、零件检查、维修、重新组装、测试等流程,不同型号起落架的维修周期在一到三个月不等。“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一站式’体现在起落架需要修理或者更换期间,很多航空公司不一定有备用起落架维持飞机正常运行,这时,我们可以提供起落架租赁服务,更关键的是,起落架上的所有零件以及附件基本上都可以在我们厂内完成大修,所以质量、周期、成本可控。”

航达公司秉承一直注重技术积累和自主研发,截至目前,航达公司已经获得各类专利100多项。

【编辑:商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