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早晨,夜雨一扫闷热潮湿,行走在乡道上,格外清爽怡人。湖北炎奇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炎奇农业”)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麻城村的甲鱼繁育中心迎来了甲鱼出苗期。这批甲鱼苗将离开它们生活了9个月的“摇篮”,迁居麻城镇雷集生态农业循环产业园和团林铺镇丁湾生态稻鳖产业园,稻田是它们新的“家”。
自主育苗,延长产业链条
炎奇农业董事长闵其军创业的起点并不是麻城村,而是雷集村。2015年,闵其军怀揣农业创业梦想,开始在雷集村养殖甲鱼。多方考察后,他从外地引进杂交甲鱼幼鱼,投放到稻田里进行生态养殖。
(资料图)
试养了几年,甲鱼不愁销,市场前景好,闵其军坚定了甲鱼养殖的方向。可当他想扩大养殖规模时,难题出现了:规模化养殖对甲鱼苗的需求大幅增加,而他每次买进的甲鱼苗质量参差不齐,势必会影响效益。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引进甲鱼蛋,自主育苗呢?这样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为不断扩大的养殖基地提供充足的甲鱼苗。
想法一出,说干就干。2019年,炎奇农业在麻城村流转土地建设甲鱼繁育中心。从养甲鱼到育甲鱼,产业链条由此延长。
在炎奇农业的甲鱼繁育中心,12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高约2米,大门敞开,往门口一站,热浪袭人,这就是甲鱼苗曾经赖以生存的“摇篮”。跟着甲鱼繁育中心技术总监何文兵的脚步,走进棚内,酷热难耐,不到一分钟,汗水湿透了衣衫。“棚内温度一般控制在35摄氏度至45摄氏度之间,水温约30摄氏度。” 何文兵介绍。
手电筒的光照在水面上,小甲鱼此出彼伏,有的爬到浅水处小憩,有的在水面上撒欢,时不时激起一阵水花。每个温室大棚设有6个水池,一个水池容纳近1万只甲鱼苗。这种耐集约化的养殖模式,既节省了土地,又可以控水、控温、增氧,甲鱼苗存活率可达80%。
“甲鱼也怕疾病,为此,我们投资配套先进设备,专门从福建聘请技术员,根据甲鱼苗生长的不同阶段随时调控设备,为它们创造最佳生长环境。科学繁育出来的甲鱼苗更优质,出棚后很快便能适应野生环境,外塘存活率能达到90%以上。在野生环境自然养殖2年至5年后出塘,重的可达8斤。”何文兵说。
估算一下,12个温棚,每年产甲鱼幼苗约70万斤。
稻鳖共作,生态鱼米飘香
来到丁湾生态稻鳖产业园,一条长长的斜坡水泥路向远处延伸,路两边是大片的稻田、水塘,塘内不时冒出气泡,那是甲鱼在换气。
稻田里,习习微风吹动秧苗,肥硕的甲鱼偶尔露出头来跟人“打招呼”。田里养甲鱼,甲鱼吃有害的稻虫,减少了饵料的投入,而且稻鳖共作模式与温室养殖不同,受气候变化影响,甲鱼会有冬眠期,不如温室甲鱼长得快,养殖时间长,肉质口感更胜一筹。稻鳖同塘,甲鱼的排泄物又成了水稻最好的有机肥料,水稻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出产的生态稻米格外香甜,备受市场欢迎。
“一季水稻收割时正值甲鱼冬眠期,再种上一季油菜,待油菜收割后,又到了新一轮放苗期,由此形成生态良性循环链条。综合算下来,一亩田年利润在5000元左右。” 闵其军说。
一水多用、一田多产、一地多收,四季无闲田,稻鳖共作模式达到了养鳖稳粮、增产增效的目的。如今,炎奇农业已流转土地4500亩,大规模推广稻鳖共作模式。同时,炎奇农业还因地制宜,利用不适宜开展稻鳖共作的坡地,发展香猪繁育、鸡牛羊散养、果蔬采摘、度假休闲等产业。通过多元化种养结合、轮作结合,有效提高土地使用率,提升农产品品质与价值,完善了产业链。未来,“生态休闲农业”是炎奇农业的主攻方向。
示范带动,多方村民受益
稻在水中生,鳖在水里游,稻鳖共作的农业生态种养新模式不仅让炎奇农业实现了生态经济双丰收,也带动了麻城镇雷集村,团林铺镇朱店村、路冲村等地特色农业发展,造福了多方村民。朱店村村民朱天君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已经连续3年从炎奇农业的甲鱼繁育中心购入甲鱼苗进行养殖,炎奇农业为他提供技术指导。今年,他一口气买下了1.5万斤幼苗。“幼苗和技术都有保证,我有信心扩大种养面积,今年的效益应该不错。”朱天君憧憬着未来。
在炎奇农业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尝试这种新的种养模式,规模小一点的散养户,幼苗需求量也在2000斤左右。
带动传统种养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炎奇农业也吸纳了大量富余农村劳动力。随着规模的扩大,炎奇农业常年需要固定劳动力近40人,出苗期、收割期还会增加临时用工。在甲鱼繁育中心,30多名村民忙着分拣甲鱼苗、装车运输。团林铺镇张场村村民廖发琴正对分拣出来的甲鱼苗进行装筐,动作十分娴熟。“每年甲鱼出苗期,我都来打零工,干了有4年了。一天有150元的收入,挺好的。”她说,“分拣甲鱼苗要快、要准,这些甲鱼苗虽不大,但个个灵活健硕,速度稍微慢一点就有可能被咬伤。”
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产业规模的扩大,闵其军心中一直有个愿望,他希望炎奇生态农产品能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炎奇。
为了实现这个愿景,炎奇农业在团林铺镇石堰社区新建了一个主打甲鱼火锅的农庄。“这里所有的食材,蔬、果、蛋、鸡、鸭、肉,都是我们基地自己种养的生态农产品,主打绿色、安全、生态、健康。”炎奇农业总经理常昌银自豪地说。
记者手记:
鳖因稻而优,稻因鳖而香。从稻鳖同塘到养育一体,再到猪牛羊满坡、果蔬遍野,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炎奇农业不断丰富产业链条,不仅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良性生态循环之路,还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村民开启了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乡村振兴探索。
水无常势,兵无常形。各地农业基础不一、产业条件不同。从炎奇农业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中得到启发,不是单纯地复制这种模式,而是借鉴其创业精神、生态理念、产业链思维等,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的特色农业方案,作出掇刀特色,叫响掇刀品牌,让掇刀“味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支撑,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多赢。(记者 余惠玲 通讯员 张文余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