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忍先驱之压、冒先烈之险
作者:穆宁
编辑:郝科科
风品:南辞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转型一定彻底,要壮士断腕,要狼性果敢。
从比亚迪最近动作看,王传福无疑做到了。
4月3日,比亚迪汽车宣布停止燃油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汽车板块将专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由此全球首个停产燃油车企诞生。
一石千层浪。
预兆是有的,2021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在关于“2040年停售燃油车,由新能源完全取代燃油车”议题中,沃尔沃、通用、福特、奔驰、比亚迪、捷豹、路虎等7家签字,明确表示2040年彻底停售燃油车。
不到半年,王传福便兑现了承诺。于是“说到做到”、“动作迅速”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王传福曾言:“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70%石油能源都是依赖进口,石油储备只有28天,只有新能源才能避免被石油卡脖子。”
的确,结合广阔市场前景、技术面迭代成熟、资本加持热情、消费者接受度提高、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等因素,车企新能源转型势在必行,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从此看,比亚迪“断油”是一次实力秀肌。开行业之先、走出一条全新之路。
只是如此,比亚迪的价值新“春天”就到了吗?
01
停售真相 一箭四雕
丢掉“鸡肋”?
LAOCAI
至少目前看,前景仍不算清晰。
往期,比亚迪燃油车不仅存在感低,且拉低新能源领域的高端属性。有舆论质疑,停售燃油车有甩拖油瓶之嫌,是否一次经过包装的商业行为?
数据说话,最新3月产销快报显示,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10.67万辆,销量10.49万辆,首次月销破10万辆,其中,比亚迪旗下DM插混车型销量5.06万辆,同比增长615.2%EV纯电车型销量5.36万辆,同比增长229.2%。而燃油车产销量均为0。
即使拉长维度,2022年一季度,比亚迪燃油车累计销量也仅5049辆,同比降幅89.78%,仅占总销量的1.7%。2021全年,比亚迪汽车销售新车74万辆,燃油车只有13.6万辆。
那么,比亚迪“断油”根本原因,是否是燃油车根本卖不动了?!
何况,停售燃油车,意味比亚迪还能获得更高收入。
据金融界报道,《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拼行管理办法》显示,车厂生产新能源车可获和碳排放配额类似的积分。
2020年比亚迪获得467,525个单位积分,有望3.5亿美元收入,相当于该年企业纯利42.3亿元人民币的一半有余;但该年比亚迪尚销售大量燃油车。
平心而论,比亚迪燃油车也有过辉煌历史,甚至品牌力超过了吉利、长城、长安。然由于没有跟上高端化转型趋势而慢慢掉队。直到2021年3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首超燃油车。
销量之外,低高端分化也很明显。如秦plus燃油车型售价低至10万元以内,入门价格甚至仅为七八万元,而电动版车型售价直接涨到十四五万、甚至更贵。
由此观,比亚迪停售燃油车可谓一箭四雕:扔了鸡肋、打了广告、赢了补贴、升了品牌。
当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尽管对比亚迪来说,燃油车这条“路”很窄,毕竟是两条腿走路。早早自断一脉、不乏赌运考量。
不算刻意夸言。放眼行业,国内车企中包括北汽、长安等少数车企将在2025年全面切入电动车汽车。海外车企则大多在2030年之后,前文说到的沃尔沃、通用、福特、奔驰等将时间定在了2040年。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之所以选择平缓过渡,一方面是上述车企燃油车基数更大。另一方面,则是当下新能源汽车赛道,仍有很多技术、产业链、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不确定因素。
审时度势、平稳过渡,才能行稳致远。看看近来蔚来的停产、小鹏理想涨价,不算空穴来风。
02
补贴增净利降
盈利能力咋样?激进度几何?
LAOCAI
聚焦比亚迪,也有尴尬与急迫。
2021年,可谓其销量大年。全年销售73万辆,同比增长75.4%。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9.37万辆,同比增长231.6%,销量占比超80%,纯电动车型和DM混动车型的累计销量分别为32万辆和27万辆,增长44.9%和467.6%。
新能源高光表现,也是王传福敢于自断一脉的底气所在。
尴尬的是,销量破新高的同时,利润不尽人意。
2021全年,营收2161.42亿元,同比增加38.02%;净利30.45亿元,同比下滑28.0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12.55亿元,同比下滑57.53%。
行业对比更直观:长城汽车营收1364.05亿元,净利67.26亿元;吉利汽车营收1016亿元,净利润48.47亿元。
三强对比,比亚迪营收最大,净利最低,业绩质量几何?是否有些大而不强?
毛利率也不乐观,整体毛利率13.03%,同比下滑6.36个百分点,创近14年新低;其中,手机部件及组装等毛利率为7.57%,汽车及相关产品毛利率为17.39%。两大核心业务产品毛利率均为近14年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真实盈利成色。2021年报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补贴收入合计58.67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2.63亿元,占比亚迪净利润的57%。
若扣除补贴后,比亚迪2021年实际盈利还不到8亿元。
拉长维度,2018-2020年,比亚迪获得政府补助的数额分别是20.73亿元、14.84亿元和16.78亿元。同期归母净利分别为27.80亿元、16.15亿元及42.34亿元。
换言之,比亚迪2021年拿到了更多补贴,净利反比2020年更差。
怎一个尴尬了得。
追其原因,或许就是其他车企不能立刻停止燃油车的一个重要考量---成本。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述比亚迪内部人士透露:2021年,由于全球疫情影响,电子业务短期承压受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整体成本上升。
所言不虚。以4月6日为例,上海钢联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50.20万元/吨,而2021年初为5.3万元/吨。
另一厢,比亚迪短期内很难通过更大的规模效益来抵消成本。
因为产能摆在那。从一季度数据看,产销量已经接近,基本处于满产满销状态。2021年财报发布后的投资者会议纪要也透露,目前比亚迪累计未交付订单量达40万辆,且仍在逐月增加。
从此看,断油之后,能否真正提振盈利能力、摆脱质疑,仍是一道时间考题。
由此,决策激进性也就不得不说。
海豚投研指出,公司毛利率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收入端车型结构的改变、激进的定价策略,另一方面来自成本端的上游原材料的涨价。
如上文所言,去年三月,比亚迪的燃油车仍占比超4成。今年第一季度占比则不足2%。
很难想象,过去一年中,比亚迪的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到底有多凶猛。
从王传福言论中,或可窥得一二。“现阶段用‘打仗’形容不为过,打仗要决策快,错了就改,在执行过程中调整,快速迭代”。
“快速迭代”固然没错,问题在于,是否把控好分寸?诸如一年内如此大幅调整产业结构,是否科学?义无反顾背后,有无负面影响?是否过于自信激进?
步子太大,易扯裆。跑的太快,警惕冒进跌倒。
何况,审视新能源之路,比亚迪还有瓶颈尚未突破。
03
智能化短板
吃好专业饭不容易
LAOCAI
最大掣肘,莫过智能化。进入赛道下半场,智能几乎是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品质化的代名词,也是各家最核心比拼。
威尔森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1-7月,比亚迪单车均价15.18万元;蔚来单车均价则是43.29万元。
说到比亚迪的智能化短板,已老生常谈,却不得不谈。
媒体评论人何玺认为:与小鹏、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以及洋品牌特斯拉相比,比亚迪最大短板便是产品智能化,例如智能座舱、车机系统、车联网、自动驾驶等领域比亚迪并不足以与竞争对手抗衡。而品牌建设方面,比亚迪在很多人心中仍贴着廉价、低端标签,未来如何打造品牌高端化和产品智能化是比亚迪思考的方向。
2022年2月25日,比亚迪选择百度为其智能驾驶供应商。百度向其提供行泊一体的ANP智驾产品与人机共驾地图。据悉,百度智驾团队已提前进场配合比亚迪进行开发,不久将实现合作车型量产。
这被视为补齐短板的重要举措.只是细观,同样存在变数。
事实上,早在2018年4月,比亚迪便率先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不过在比亚迪之前,百度Apollo计划的合作伙伴已有99位。
另一位友商英伟达,合作伙伴更是包括通用Cruise、滴滴、Kodia等自动驾驶公司,还与奔驰、捷豹路虎等全球车企,以及中国“蔚小理”、上汽智己等新势力达成商业合作。
换言之,上述赋能有多少特色壁垒、核心优势值得观察。
智能化之外,基本品控力提升更显急迫。
4月6日,车质网编号【725963】投诉显示:运行时车辆前端往驾驶室进风,左侧车门也是这样进风,当开启内循环三挡热风时,如有人说话产生哈气,直接就上了前挡风内侧,造成视线模糊看不见,严重影响安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此时必须马上开启外循环才能别说话了,才能慢慢看清前面。
4月5日,编号【725684】显示:比亚迪秦车子16年买的,最近半年感觉电池续航很差,只有6-7度电的样子,这几天去4S店测试,测试的7.7度电,原来是13度,整整衰减41%,要求重新换电池,4S店拒绝。希望尽快解决。
......
(以上投诉均通过平台审核)
说千道万,产品质量是王道,尤其敏感性更高的新能源赛道。上述槽点,对急于转型的比亚迪、王传福均值警惕。全面押宝新能源,真的准备好了吗?
04
一切实力说话
LAOCAI
没错,自断一脉、专注聚焦背后,吃好新能源这碗专业饭并不容易。
能否迎来“价值新春”,依然是实力说话。
客观而言,“断油”、停售燃油车,对行业加速转型是一个推动力。也能释放更多新能源产能,毕其功于一役,有利比亚迪提升规模效应。
如刀片电池方面,日前比亚迪在电话会议上表示,该电池规模效应、良率提升可带来成本优化,使磷酸铁锂路线重回主赛道。在化学成分、结构、生产工艺上都具备极高竞争力,助力公司车型竞争力显著提升。
此外,比亚迪虽放弃了燃油车,混动仍在产,也能一度程度补回市场。
行业分析师李晨认为,比亚迪的超级混动系统 DM-i 在当下自主品牌里知名度较高,且技术过硬,甚至媲美丰田。得益于该系统,2022款宋MAX DM-i 百公里亏电油耗低至4.4L,出行每公里低至0.3元;在市内通勤可选纯电模式,实现日常出行0油耗;极致油耗加持下,综合续航可达1090公里。亦是燃油到新能源之间的良好过渡。
显然,比亚迪、王传福有押宝底气,并非一味博眼球。而遭遇业绩瓶颈,也需要破而后立。
但开行业之先,也要忍先驱之压、冒先烈之险。危机互显中,能否真正大力出奇迹,做好第一吃蟹人,壮士断腕只是开始,后续品质打磨、精细化、专业化沉淀、技术优势塑造才是关键。
新能源汽车业,迎来新弄潮儿。价值进阶,还是遗憾折戟,一切实力说话。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