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国内专业财经站一直在拿着放大镜挑美股的毛病,什么“2008年以来最差”、“纳指全年下跌33.1%”等写得声色俱厉,却对A股一年几次灾难式大跌讳莫如深。一样都是摆烂,却还非要在嘴巴上争出个高低,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成就了现在的风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拿全年成绩来说话,2022无疑是一个灾年。上证指数跌了15.13%,深成指和创业板分别大跌25.85%和29.37%,两市全年成交224万亿元左右。在市场炒作的套路中,无论是从年初的基建,还是俄乌冲突掀起的粮食、能源和港口的炒作,或者是被新冠疫情从头串到尾的核酸检测、特效药和中药等,甚至是在特殊大环境里应运而生的供销社大概念。

再辉煌高大上的概念,炒到一定程度,在被资本撬下最后一颗铜板之后,留给市场的都是一地鸡毛。所以,兜兜转转,来来回回地翻炒过后,个股缩水的程度要远甚于大盘指数。

如果给今年做个总结,“苦熬一年,身体终于阳了,股票账户巨阴!”,这句话应该适用于大多数股民。

回看这一年来,一季度和三季度的主旋律是大跌,二季度和四季度的节奏是疗伤。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三大指数,所依靠的仍是4月底形成的筑底逻辑,沪深300和权重类指数上证50、上证180等,则是在打破了上半年的陈规之后,才算勉勉强强走出了形态上的底。

但直到目前,各指数之间的协调性依然不强。在四季度的修复行情中,权重板块因政策性利好,反攻势头喜人,同时却对全市中小盘板块抽血,令市场积极性受挫,而无法形成多周期共振。最终反弹被摁下暂停键,行情转向新一轮的调整。

上证指数,在4月底触底之后反弹了两个月,7-10月份走二次探底,最低摸到了4月份低位区间,随后止跌反攻,11月份月线拉出一根低位大阳线。形态上,日线所形成的双底,拓展到了月线级别。同时期,以上证50为代表的权重指数,也终于破而后立,依托2019年初的起涨点把月线重新收了上来。

在4月末首次触底的时候,我们当时给出的论断是,A股的筑底有些似是而非。沪深创三大指数,可以算是走出了底部或者接近底部,权重指数的底则远没有探明白,未来二次探底,沪深创三指数大概率会成双底结构,而上证50等权重指数则成尖底形态。

实际下半年的行情,在大方向上还算符合原先的预期,但在细节上的体现,有非常大的偏差。在进入12月份之后,全国各地因防疫政策的转变,感染数量激增,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异常严峻的防疫形势,给社会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恐慌情绪,被网络进一步加工发酵,传导到资本市场的时候,又加重了一个量级。

从日线周期来看,上证指数自9月15日砸盘开始的最后一波下跌,10月31日十字星跌势结束,共历27个交易日;11月1日大阳线拉开反攻序幕,到12月7日出反弹高点,也是共计27个交易日。周期对称,空间也基本对等,向上突破失败之后转向新的调整,前些天我也因为主观性地看好上破,而吃了短线一记闷亏。

当下短周期的走势,12月7日反弹高点以来,日线已经有过两次转折,第一次是19日的大阴线,用速度和力度把回调搬到了台面上。第二次是23日的反转小岛,目前看这个卡位的小周期拐点,已经让市场平稳度过了最后一周,至于还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尚需要节后开盘来验证。起码现在的短期形势,还算不上明朗。

新的一年,理应讲一些乐观的话,来给我们自己祈福。但现实的世界相当残酷,放开防疫政策所带来的第一波高峰,正以超乎所有人想象的方式冲击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机构预测,2023年国内的经济会有大幅增长,理由是房地产会触底爆发,消费会报复性反弹。对这样的观点我一点儿也不认同,尤其是房地产,今年的主旋律只会是猥琐发育,出现爆发式增长的概率为零。

虽说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谈改革,也在改革,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目前仍是地产主导的经济结构,主线猥琐发育,大环境会有改善,却不太可能有翻天的变化。现在西方主流观点认为,美联储为了达成通胀目标而推进的超强加息周期,正以肉眼可见地速度倒逼美经济步入衰退。2023年的国际环境依然充满了挑战,我们如何能独善其身?

股市也不会脱离经济的基本盘。今年大概率是一个修复性走势,长线走势会逐渐明朗一些,有波段反攻的机会存在,但主升浪不太可能到来。特别是一季度,市场很难躲开疫情带来的冲击,春节前后这段时间,别对大盘抱有幻想;上半年值得期待一下的是二季度,符合大盘技术周期,时间上也相对契合国内疫情的推演。

中长线关注大盘月线和季度线的筑底逻辑,一季度能守得住年底的支撑平台,上半年会迎来一波中线强攻。虽说当前大盘与个股有较大的偏差,但在对市场情绪的反馈和总体估值方面,上证指数仍是整个市场里最直观有效的指标。主力资金的意图,市场的趋势方向,和炒作的快慢节奏,或多或少都会在指数上表现出来。

2020,我们一边恐惧,一边忧虑;2021,我们一边困惑,一边习惯;2022,我们一边反思,一边面对。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三年大疫之后,2023愿你我都能无灾无难,诸事顺遂!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文中板块、个股均为技术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