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由上海电气(601727)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承制的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半圆形沉箱装载着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长江口二号”古船,经过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于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破浪而出”,成功实施整体打捞。

本次打捞工作采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自8月17日首批件运抵打捞现场,历时95天,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承制的弧形梁成功克服了海底泥沙侵蚀和水文工况,长约50米、宽20米、高10米的沉箱结构组装一次成功。11月20日沉箱将古船包裹其中,沉箱中的古船、泥沙、海水及设备自重近万吨,由打捞专用工程船“奋力”轮以每小时约4米的速度稳步提升,终于在21日0时40分,古船的桅杆率先出水。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早在2021年7月便开始“长江口二号”古沉船打捞等比例实验装置的研制,并在今年1月12日成功完成等比例试验。

3月25日,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克服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高效组织制造加工人员,目标倒逼、时间倒算、进度倒排,马不停蹄推进正式产品的生产制造。7月17日完成4根纵梁交付,8月17日第一批核心装置发射架一套和4根弧形梁运抵打捞现场,10月18日完成全部弧形梁交付。

8个月的时间里,共计2600吨的设备成功制造出产,核电大型弧形梁技术成功应用于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不仅展示了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在高端装配制造领域的加工硬实力,更充分体现了上海电气核电集团对自身技术“跨界融合、共促发展”的产业生态新思路。

龚斯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