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商报讯(记者徐歆婷通讯员赵芬)如何让实验室内的科技成果落地生产,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这是高校和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昨日,“君山引凤.智汇桐庐”首届杭州西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高峰论坛举行,高校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成果转化不仅可以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还可以助力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严浩表示。

他透露,高校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时常遇到机制不明确、审批环节复杂、考核激励机制等难题。浙大自2015年以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工研院主要承担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管理。目前,校内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流程最快可于20天内完成。

以浙大某项科技成果为例,他向在座嘉宾展示了学校对成果转化的帮助——2019年,校内某项科技成果开始寻求产业化,学校从市场分析、路演推广、资本对接、股权架构设计等方面为技术团队出谋划策、提供资源,以全周期的服务推动该成果从概念落地成产品。

如果说高校作为科技成果诞生和转化的源头,关注更多的是成果“走出去”,对于企业这一成果需求方来说,将各类创新资源“引进来”以保证自身竞争力则是重中之重。

杭州科德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月认为,企业在创新方面往往会遇上摸不到前沿方向、缺乏科研思路、找不到匹配资源的难题,产学研合作可以有效破解难题,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在他看来,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必须挖掘双方契合点,寻求应用项目与技术研发方向的一致。同时,高校人才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我们与武汉科技大学建设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并和一些高校制订了定向专业人才培训方案。”丁月说。

政府的“一臂之力”则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之路的重要助力。上周六,杭州发布《杭州市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实施方案(2022—2026年)》,强调了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步伐并设置了四大目标。此次活动上,桐庐县科技局分别与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科技学院代表签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协议。相关负责人透露,桐庐正在不断畅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常态化地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征集技术难题、发布科技成果,健全产学研合作监督协调机制等,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桐转化、在桐应用,为杭州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提供西部县域解决方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