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日前首次发布生物科技创新50报告。报告显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正由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支柱产业发展,中国生物科技龙头企业正在进入全球研发领先梯队。行业成长逻辑主要包括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大健康消费不断升级,相关医药监管新政的红利逐步释放,为生物科技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本次报告的数据,位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领先企业占比高达61%,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生物科技发展潜力强大。京津冀地区的企业占比16%,同样显示出较强竞争力。

顶层设计推动行业创新


(资料图)

“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为生物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在产业政策引导下,政府、资本和企业创新主体等多方集体发力,逐步构建起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生态系统。毕马威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获批上市的创新药总数、获批的国产创新医疗(002173)器械数量显著增加。中国在研发管线产品和首发上市新药的数量方面,对全球的贡献越来越大,成功进入全球研发领先梯队;同时,医疗器械企业的专业授权数量自2016年以来也稳步增长。在上市后市场准入方面,国家医保谈判周期缩短、准入窗口增加,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可以通过谈判方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也为创新药物支付提供了更大的支持。”

成长潜力迎来资本涌入

从榜单数据看,上榜企业均获得了不同轮次的融资,其中不乏知名投资机构参与,充分体现了优质生物医药企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具体来看,上榜企业的融资轮次以A轮、B轮和C轮为代表的早中期融资轮次为主,表明投资者青睐此类科技含量高、前景可观的朝阳行业。获得B轮融资的企业最多,占比29%。此外,上榜企业中有2%已到E轮融资阶段。

毕马威《2021年股权投资动态》数据显示,2021年包含生物科学在内的医疗健康行业最受资本青睐,总投资额达386.4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47%。国内创投领域正在经历由商业模式创新向科技创新的重心转变,加大生物科技和医疗等领域投资符合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支持方向。

资本市场热捧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行业是典型的“烧钱”行业。以港股市场上市的50家生物科技企业为例,研发费用总支出持续增长:2019年为177.5亿元,2020年为266.5亿元,2021年达到38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高达29%。其中年研发费用超过10亿的公司在2019年的时候仅有3家,2020年增长至5家,2021年增长至8家。

高额的研发费用需要持续再融资支持,不少企业谋求二级市场再融资或者实现多地上市。截至2022年3月,已有10家生物科技公司先后实现A+H两地上市。资本市场为生物科技企业持续输血,助力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自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二季度,我国共有236家生物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首发上市,共募集资金近4000亿人民币。

毕马威认为,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逐步推进,生物科技创新企业成为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将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李冬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