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财险携手阿里云为水产养殖户打造“云保险鱼塘”

■记者 郑志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肇庆四会市国斌水产养殖合作社带头人马国斌养了十多年的鱼,没想到最近还当了一把网红。今年7月,中华财险联合阿里云对老马的鱼塘进行了“升级改造”:为鱼塘加装了溶氧、温度组合传感器、pH传感器、水产养殖物联网控制柜、水下摄像机、农事微型气象站等设备,将其打造成国内首个“云保险鱼塘”。

才短短两个月,试验塘已有可观收益:不但减省了人手和劳动量,预期每口塘的收入还能翻一番、两番。这也吸引了周围的村民上门取经,媒体争相报道,以及各级政府专家、学者的观摩、调研。

8月30日午间,刚给来访者讲解完一轮的老马,趁喝水间歇对记者说,在他自己来看,最大的变化是“过去巡塘是跟着感觉走,现在是看着数据走”;以前养鱼是看天吃饭,现在不管多恶劣的天气,有保险赔付心里也不慌。“我只是个普通的农民,但是连我也要说,现在已经进入数字化养殖的时代了。”

“养鱼真的挺苦的”

对这些养殖户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

老马指着眼前的一口塘说:“以这口塘为例吧,大概7亩,养的是比较贵价的桂花鱼。以前我们一般会投放1万条左右的鱼苗,产值四五十万元。现在有了这些设备的帮助,我们投了3万条。3万条我算他3万斤,桂花鱼现在的市场价是50块一斤,那都一百五十多万了。”

就在围观者惊呼“养鱼这么好赚啊”时,老马说,“问题是我们以前不敢投那么多啊,主要是担心哪里跟不上。传统养殖的风险很高,什么都要靠经验、靠天气来养。像今天,上午太晒气温太高,会影响水温,鱼可能受不了;这会天这么阴,气压太低,又会影响水的溶氧量,鱼塘底部的鱼容易缺氧。2万鱼苗的成本得10万块啊,很可能一夜间就没了。”

“水质是养鱼的关键。以前没有这些监测设备和微气象站,我们只能靠人工巡塘,凭经验用肉眼看,感觉有问题才抽水去做化验。每天凌晨四五点是气压比较低的时候,会造成水体溶氧度降到最低,这种时候是最危险的。我们就只能调闹钟,每天四点起来拿着手电去巡塘。遇上雷雨天气,还很不安全。”

“养鱼真的挺苦的。”老马说,自己曾几度想过放弃。

互联网+保险

用物联网提升养殖存活率

在老马的苦涩经验背后,据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介绍,在于渔业养殖的生产环境、技术及生产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专业性,渔业风险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水下的资产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导致渔业保险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赔付率高、验标难、理赔难等问题,尽管政策支持、引导的力度很大,但实践中保险公司不敢轻易承保。

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不断被引入农业各领域,保险公司开始探索保险助力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而不仅仅是事后理赔。像中华保险,就基于水产大省广东的实际情况,首创“保险+科技+服务”的模式,积极探索大数据在养殖产业的挖掘融合发展,希望把产业风险前移到事前、事中,减少农户因天气等自然灾害的损失,最终达致保险公司减少理赔而农户增收。目前,5G物联网+水产养殖保险的模式主要在江苏、广东两个水产养殖大省进行试点创新,已经部署了百余套设备,合作了70多家渔业养殖企业及农户。

老马说,“云保险鱼塘”的社员日常工作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不用日晒雨淋白天黑夜地去巡塘了,手机就能随时看到水体溶氧量、温度、pH值以及地面上的风力、降水等指标。还能在手机上设置警戒阈值,当触发阈值时,可以自动控制增氧机、投料机开始运作,社员们省事多了。”“以前是看天吃饭,现在是气温太高、太低,保险公司都有补偿,保证我们农户不会亏。”

数字化养殖时代已经来临

老马从来没想过,养鱼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大部分时间不是卷起裤腿下塘,而是看着手机和监控大屏,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还不时上门跟他交流天气动向、鱼塘变化、鱼市行情等等,“感觉他们像是给我打工的。”老马调侃道。

大笑之余,老马说:“鱼塘试点两个月,增产增收效果已经非常明显,不得不说,现在真是数字化养殖的时代了。以前养鱼是村里的‘中老年人行业’,我相信以后村里的后生会很愿意回来干这个。”

正在合作社调研的郭金龙教授对记者表示,中华财险联合阿里云首创的“云保险鱼塘项目”,基于市场化机制探索建立了保险公司、地方政府、养殖户、批发户等共同参与的全产业链数据建设共享机制,使分布在各个主体的数据能够汇聚起来。这样不仅丰富了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手段,创新了渔业保险产品,还有效帮助政府进行水产健康养殖监管、产销对接及价格监测,对推动农业保险创新和乡村振兴实践,是颇有意义的探索。

他还给老马提建议说,下一步可以让服务平台增加对氨氮、亚盐等更多关键指标的检测和监控,调整鱼的品类和高低档配比,用数字化技术提质增产增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