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股市里的造谣者付出代价。
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清朗的舆论环境。一段时间以来,涉及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和新闻敲诈频发,不仅给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也对资本市场产生了严重干扰。
(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多个部门与行业自律性组织持续开展上市公司新闻“打假治敲”专项行动,证监会与交易所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保持对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高压态势。
多家上市公司苦于“谣言”
今年5月,科大讯飞(002230)向中上协提交新闻“打假治敲”举报线索,投诉某自媒体涉嫌发布虚假失实报道,包括声称企业“将被纳入所谓‘实体清单’”等。对上市公司形象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并一度造成科大讯飞股价异常波动。
收到举报线索后,中上协立刻对有关报道展开核实,确认举报线索中提及的多篇报道为蓄意炒作和翻炒旧闻,将多年前发生的事件模糊时间线,误导读者。在核实工作完成后,中上协将企业提交的相关材料报送中宣部传媒监管局。
类似的还有,同月,联美控股(600167)和兆讯传媒(301102)联合向中上协提交举报线索,投诉某自媒体及其关联账号矩阵,连续多月发布未经证实的虚假信息,侵犯两家上市公司的商誉及上市公司实控人的个人名誉。收到举报线索后,中上协正在对企业提交的有关材料展开核实。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造谣者背后究竟意欲何为呢?吸粉引流、非法牟利是主因。
近期,网传“深圳某大型医疗公司宣布因订单不足放假一个月”,并称该公司“位于深圳光明区”“市值几千亿”,同时使用国产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300760)厂房图片作为配图。
可以看到,上述信息没有直接点名迈瑞医疗,但呈现的信息均指向了这家上市公司。
随即,迈瑞医疗对上述消息予以证伪,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经公安机关立案查明,该传闻涉及的报道内容系某网民为博取流量,对其他公司发布的放假通知恶意篡改,并在报道中蓄意使用迈瑞医疗相关图片后杜撰而成。目前,该网民已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行政处罚。
市场分析指出,一个不算复杂的谣言都有可能让企业付出惨重的代价。轻者,损害企业品牌形象;重者,会侵害企业家合法权益,甚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营造资本市场的“朗朗乾坤”,需要向网络造谣者“亮剑”,不让谣言掣肘企业发展,更好地保护企业和企业家。
亮剑!多单位持续严打损害上市公司声誉行为
今年3月30日,由中上协主办,中宣部传媒监管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治理局、证监会办公厅新闻办联合指导的2023年上市公司新闻“打假治敲”闭门座谈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此次会议围绕推动解决新闻“打假治敲”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上协已与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建立打击新闻敲诈、虚假新闻常态化举报直通机制。2023年开年以来,打击新闻敲诈、虚假新闻常态化举报直通机制持续发力,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震慑。与此同时,为有效提升上市公司事前防范能力,今年2月至6月,中上协共组织了三期“上市公司舆情管理高管研修班”,吸引近100家上市公司、130余位高管参训。
另外,据公安部消息,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侦办网络谣言案件1600余起,清理网络谣言信息42万余条,关停或禁言造谣传谣网络账号1万余个,并依法对造谣传谣网民进行查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公安部公布的专项行动第二批10起典型案例显示,近年来,一些自媒体从业人员假借社会热点事件编造传播网络谣言,有的甚至公然在网上自编自导自演、无中生有炮制虚假事件,以此吸粉引流、非法牟利;一些网站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不到位,放任网络谣言在其所属平台大量传播扩散,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一些“网络水军”团伙频繁插手、恶意炒作相关案事件,通过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造热点”“蹭热度”“带节奏”,以达到引流牟利、敲诈勒索等目的。
公安部网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将持续深入推进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频发态势,切实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请广大网民牢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规范个人网上言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共同携手维护网络空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