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吴芃)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驱动力。在成功举办“商业不动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居住时代的前沿探索”两期活动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又与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主办第三期地产科技沙龙,主题聚焦“AI科技洞见未来城市”,来自龙湖千丁、华为、众趣等多家行业机构、科创企业的二十余位业内专家、企业家、创业者们参与现场交流和探讨。
(相关资料图)
【图为沙龙现场】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清华五道口全球不动产金融论坛秘书长魏晨阳首先做开场发言,他阐述了探索人工智能与城市深度融合的应用路径的重要意义。
【图为魏晨阳开场发言】
在主题分享环节,华润置地总部科技创新部负责人、华润置地-深圳清华联合研究院副院长晓曼分享了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演变的思考与实践。她指出,智慧城市促进了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的三元空间深度融合,形成城市治理发展的新范式,其内涵在于通过建立以数字孪生底座为引擎的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建设出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既满足政府管理要求,同时也服务于企业与市民。
特斯联集团产品与解决方案副总裁董全武介绍了“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结合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与应用。他指出,AI更好地赋能智慧城市规模化的重点在于AIoT化、平台化与系统化。
脉策科技CEO&联合创始人汤舸从“智慧城市为人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享了以大模型技术为切入口的城市大数据共享方法。他认为,大模型技术可以实现人们直接使用自然语言与数据交流,从数据中获得洞见,从而降低信息获取的成本,帮助人们快速做出基于数据的各项决策。
研讨交流环节,三位专家回应了现场和线上观众的提问,并进行深入交流。
晓曼向智慧城市的不同参与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地方政府而言,建议优先关注服务的人群,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牵引,开展顶层战略设计与技术路线布局;对地产科技的初创企业而言,首先应分析业务与整个行业链条的关系,了解行业需求与痛点,同时需适应与不同公司合作的方式与节奏;对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者而言,需要加强技术与实际应用的对接,先识别出明确清晰的应用场景,再规划可实现的技术成果转化路径。
董全武就智慧城市中机器人的应用效果、智慧城市产品的长期发展等问题发表了观点。他表示,机器人能有效降低人工的管理成本,并提高管理运营效率,但短期内很难通过全自动技术完全替代人力。针对智慧城市产品多数只作为展示,而非真正长期应用的问题,他认为,这些都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阶段性现象,未来会逐步回归到真实使用场景,将采集到的数据应用于各类管理、监控、应急、运营中。
汤舸就城市数据商业化、数据来源保真性等方面,解答了参会嘉宾的提问。他指出,目前团队技术商业化的途径有两种,一是面向小型企业与客户,通过较低的客单价积累数量产生价值;二是提供给内部增效。针对数据来源问题,他认为现阶段的数据市场更加聚焦于流通速度与流量,而非数据的高精确度,数据的保真性需要从立法和监管层面率先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