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要在全省推广珠海“5.0产业新空间”模式。5.0产业新空间缘何能在全省推广?珠海如何加速为“产业梦”打造新空间?6月起,南方日报珠海新闻部推出“珠海5.0产业新空间一线走读”系列报道,解读珠海践行“制造业当家 产业第一”的改革实践,吹响产业空间提质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敬请关注!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载体,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当前,产业经济集约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在“小空间”中实现产业经济“大发展”,是全球各地都在探寻的问题。

日前,广东出台文件,要在全省推广珠海5.0产业新空间模式。这一模式对于做优广东制造产业链“大文章”有何益处?在走访中,我们发现,珠海5.0产业新空间的内涵,不仅仅是简单为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供载体,更重要的是,通过招商前置和生态服务,引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为产业链聚能。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5.0产业新空间正式签约入驻项目183个,其中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69个。

一座园就是一条链,产业园就是生态圈——以此为目标,珠海5.0产业新空间正不断提升珠江口西岸制造业体系建设,强化大湾区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工业制造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冲刺千亿目标

5月,11个契合珠海“4+3”主导产业的重点项目与珠海高新区签约。其中,凯德诺与鹏钛科技均属兼具强科创属性及造血强链功能的“链主”企业,将助力珠海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与健康”和“集成电路”产业双高地。

凯德诺是全球药物球囊知名龙头企业,拥有超过19项创新专利,产品销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落地华发科创产业园,凯德诺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市场开拓及本地研发建设,强化珠海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鹏钛科技则是国内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是国内唯一成功自主研发并实现商业化量产最新一代PCIe4.0企业级SSD的厂家。按计划,它将在珠海建立大湾区总部及生产测试基地。

今年,珠海打响“项目落地攻坚年”行动。依托“低租金、高标准、规模化、配套全、运营优”的5.0产业新空间,珠海正着力破解产业项目成本高、落地难、见效慢等问题,以大空间牵引大项目、大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将空间潜力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截至6月中旬,全市新签约重点招商引资制造业项目150个,协议投资额近650亿元。其中,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5.0产业新空间正式签约入驻项目183个,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69个。

项目的加速落地,让珠海“4+3”产业集群爆发出了更强的能量。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珠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志豪强调,要把新型储能产业作为构建“4+3”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加快锂电、能源电子、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等产业布局速度,力争三年内打造5000亿元规模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支撑珠海工业的一半。

在这样的决心之下,瞄准新型储能前沿技术及产业链核心环节,落子珠海的储能项目“能量”充沛。

3月,华发集团与国内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海博思创在珠海投资建设储能系统智能生产基地。

5月,埃克森新能源(珠海)储能电池项目落地金湾。这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预计2025年营收破百亿元。

6月,海四达年产6GWh储能电池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富山工业城,将投资10亿元造智能化标杆工厂,预计年产值达40亿元。

7月,纬景储能年产6GWh锌铁液流电池项目即将竣工,建成后将是国内首个吉瓦级别的工厂……

“以点串链”,五千亿级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不再是梦。

好项目为何“链”上珠海

一批批重点产业项目的加速落地,让珠海的产业地图板块更加清晰、笔触更显细腻。珠海是如何做好“链式文章”,进一步激活制造业发展动能的?市属国企扮演着重要角色。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从安徽到江苏,从广东到上海,从山东到四川,过去几年间,各地国资系都在主动出击,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命脉的关键力量。国资的活跃度,也成为城市新一轮竞争的新变量。

珠海5.0产业新空间遵循“边建设 边招商 边运营”的开发理念,从开发模式来看,各区与市属国企积极对接双向合作,形成了以华发集团、格力集团、大横琴集团三大市属国企为主导、区属国企为补充的5.0产业新空间项目建设和运营的主力军。

去年开始,珠海三大市属国企都纷纷组建了专业化的招商团队,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资源,助力珠海构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产业生态。

国企招商难不难?从市场大环境来看,国资入市已进入“大爆发”时代,各地对优质项目的竞争前所未有地激烈。这对招商团队的整体方法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前,广东出台“制造业当家22条”中提及,要推广“以投代引”资本招商模式,打造“引进团队—国资引领—项目落地—股权退出—循环发展”项目招商引资闭环。

事实上,珠海已经走在了前面。

“担子很重,招商形式必须更加多元化。”珠海华发产业新空间招商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小星告诉记者,目前,华发集团已在全市率先建成并投入运营规模最大、配套最全、智慧化水平最高的244万平方米产业新载体。聚焦珠海产业规划,华发集团创新了投引招商、链式招商、地图招商、圈层招商、渠道招商、服务招商等六大招商方式。

其中,在投引招商方面,通过股权投资加快布局实体产业,华发构建了“专业研判+投资拉动+落地服务+全面赋能”一条龙、全周期、专业化的投引招商体系。目前已累计引进市外优质企业52家,其中美东汇成、美联泰科、菲特兰、麦得发等被投企业均落户华发5.0产业新空间。

链式招商方面,华发积极围绕龙头“链主”企业及产业链上抓供应商、下引配套商,以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批、集聚一群”的链式招商效果。如通过投资引进高景、爱旭等“链主”项目,成功招引了其上下游配套企业普拉迪、普伊特等,并沿链深入挖掘了30多家上下游潜在落户项目。

地图招商方面,华发积极承接和引进深圳、广州、东莞、佛山、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产业外溢和产业转移,通过产业图谱顺藤摸瓜,成功挖掘并引进武汉华科能源等一批外地的产业链和关键环节中发展潜力大、研发能力强、创新水平高的优质企业落户5.0产业新空间,为珠海产业强链补链提供有力支撑。

这一套组合拳的效果十分明显。石小星透露,截至目前,华发产业新空间已签约入驻及意向签约项目共124个,其中60余家企业已进场装修。租赁面积133万㎡,占四个已建成园区厂房面积的100%,规划总投资98亿元,规划年产值206亿元,全部符合珠海“4+3”产业定位。

生态圈是个什么圈

在华发大湾区智造产业园,珠海欣视界科技有限公司的装修工程已接近尾声。很快,这家总部位于深圳、专注于新一代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将在珠海实现批量化交付,有望成为全球固态电池领域第一家实现商业化落地的高科技公司。

“珠海将成为我们的核心制造和试验基地。”珠海欣视界总经理孙立告诉记者,珠海工厂面积近1万平方米,拥有一条200MWh全自动化生产线,总投入近1亿元,建成达产后年产值最高可达6亿元人民币,可满足消费电子、储能等行业客户的量产需求。

吸引欣视界的,除5.0产业新空间优秀的软硬件条件外,还有产业生态的完善:聚焦园区,大湾区智造产业园D区已集聚了一大批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企业;放眼珠海,新能源电池上下游企业也十分集聚,为企业提供了广阔应用市场。

“建设新空间是开始,运营好新空间,迅速构建具有明显区域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才是目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施洋表示,新空间的使用,不是简单地把一般的企业从其他地方平移到产业新空间里面,要把每一个产业新空间项目打造成一个超级孵化器,打造成中小型企业的超级载体。

珠海强调,单个产业新空间原则上招引产业不宜超过3个,产业方向需要符合“4+3”产业特色以及未来新兴产业领域。以打造专业特色园区为目标,珠海不断推动中小企业成链条、抱团式落户,完善“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配套体系和新型产业生态圈建设。

“通过特色品牌的打造,吸引企业入驻、社会投资以及人才的涌入,增加企业、投资商和人才对珠海的认同度和忠诚度,从而提升珠海招商引资的核心竞争力。”施洋说。

今年2月,深圳材启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入驻华发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B5栋。这家专注研发新能源领域的新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的创新科技企业,已完成天使轮融资,将在珠海规划建设年产6000吨的超级快充导电剂浆料生产基地,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

“毫不夸张地说,华发产业园对我们是保姆式的服务。什么问题提出来,他们都会很快响应。”材启新材料董事长黎剑辉告诉记者,目前项目已完成中试阶段,“中试量产产线已经全部搬过来了,我们十分看好珠海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目前正在逐步扩大量产规模。”

中科天问(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与材启新材料落户于同一园区。该公司主要从事标准及非标太阳能电池组件产品生产销售,主要产品有逆变器、储能EPC、支架、电芯等。

“珠海供应链比较齐全,有利于降低我们的整体成本。”中科天问华南大区总监张万广说,“从我们的观察来看,珠海是整个珠三角唯一一个全力打造新能源产业的城市,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后发实力非常强。我们的上下游企业都能在本地找到,包括高景太阳能等,还有一批企业正在陆续进驻,涉及整个产业链中的各个工序。”

一座园就是一条链,产业园就是生态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孔岳认为,5.0产业新空间能够给进入园区的企业带来方便。上下游的资源打通,信息沟通就会充分,减少了合作的谈判成本和信任成本,产业融合会更加便捷。

园区对产业链的软支撑也在跟上。目前,珠海三大国企都组建了专业的运营服务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产业链对接等服务,为产业链全方位赋能。

整个城市的产业生态建设也在加速。从备受企业关注的物流建设来看,当前珠海正着力打造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核心动脉”,进一步打通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产业链、服务链。

“港口和大桥是珠海的独特优势,方便我们的货品出口。”张万广说,未来,希望珠海能进一步利用好这些优势,打通香港的物流渠道和资源,“物流通了,整个产业链的产品销售网络资源都能链接上,珠海的产业生态会更加丰富。”

聚焦

用全面服务为园区产业链涂抹“润滑油”

一座“超级园区”的运转,除了精心设计的空间和配套设施,更有赖于成熟周到的运营服务体系,为企业排忧解难,畅通产业链条的形成和运作环节。

在加快建设与招商工作的同时,华发集团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了集投融资服务、专业服务、营销服务、公共服务、物业服务五位一体的运营服务体系,集结了超100人的专业服务团队进驻园区实体化运作,“零距离”服务企业。在这套产业运营样板中,不仅有企业直接受益,更达到了完善产业链的长期效益,以华发5.0产业新空间为例,为使产业园区定位更加明确,投融资服务团队聚焦新能源、半导体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等核心赛道,对意向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不断摸排、研判,避免“大水漫灌”。团队已累计拜访企业70家,储备拟投企业17家,潜在投资金额过亿元,已为10余家入驻企业提供保险、金融咨询、发债对接等服务。

对许多中小企业而言,对政策不熟悉、获取资源的渠道不通是一大痛点。“我们参加了几届创新创业大赛,此前没有参赛经验时,华发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指导。”珠海中健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室内空气(湿度)调节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信息智能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在核心芯片上缺乏优势,公司在创新赛事中常遇到瓶颈,华发团队积极征询企业意见,帮助对接芯片行业企业资源,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

当前,珠海各产业园区陆续迎来企业入驻,企业进场到投产之间的物业保障,涉及各种细节,检验着运营方的服务颗粒度。目前,已在高新区华发5.0产业新空间落户的韩国太星株式会社于今年3月进场装修,华发集团帮企业快速解决了提前进场装修的水、电、消防安全、网络及住宿配套等各项生产生活所需,让企业得以顺利完成装修并将于近日全面投产。

太星主要研发制造国际最高水准的PCB湿蚀设备、研磨机、过滤器等专业设备,拥有精细线路超薄板处理技术、真空二流体蚀刻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已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PCB综合设备品牌制造商,今年预计实现产值8000万元,达产后预计产值约4亿元。

在“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基础上,针对入园企业特点及需求,华发5.0产业新空间还推出了“U计划”特色系列运营服务产品,涵盖产业沙龙、园区开放日、创客集市、露天电影节及企业家圈层活动等特色服务,提供园区企业入园成长、生活、休闲、圈层所需的各个要素资源。

【统筹】沈梦怡

【采写】南方+记者 张紫微 沈梦怡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作者】 张紫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