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全球能源改革趋势下,储能市场方兴未艾,新型储能大势所趋。近两年,储能行业从商业化起步逐渐走向规模化,加上不少国家和地区相继出台利好政策,储能行业的运营模式一步步走向成熟。2023年依然会是储能行业增长的大年,全球储能需求增速有较高确定性,中美市场装机量有望连续翻番。整体而言,需求端高增长叠加成本端的下降是支撑储能板块高景气度的两大因素。

需求端,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重要能源和增储上产,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吉瓦时级别储能项目屡创新高,或将成为新能源风光大基地的重要补充部分。根据北极星储能网数据,2022年全年至今年3月初,全国已备案、签约、开工35GWH级别储能项目,规模共计23.392GW/51.084GWh。鉴于国内新能源配储政策的要求,而且不少省份已初步建立了独立或共享储能盈利模型,2023年将为储能行业带来爆发性增长的机会。另外,根据国内储能招标数据,1月国内储能项目总体招标量3.4GW/7.2GWh,同比大增超190%,再度印证了储能板块的高景气度。

成本端,2023年光伏组件、储能电池价格有望回落,预计项目的建设节奏会明显加快。随着今年3月碳酸锂价格大幅下降,自年初51万元/吨降至27.5万元/吨,降幅47%,可使储能系统成本降低约0.2元/Wh,未来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望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系统商业化增长。

海外方面,电价上涨后储能项目收益空间增大,加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不少地区大型储能项目的利润空间随之提升。如美国电力系统稳定性差,需要依靠储能解决安全性问题。而近年美国居民电价高企,峰谷价差拉大,也催生了储能需求。叠加美国IRA法案出台,与光伏连接的储能系统个人所得税抵免延期十年,并从26%提高到30%,可以说加州户用光伏配储已成为“刚需”。

从新型储能的技术方向来看,除了锂电池储能外,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加速发展,飞轮、重力、钠离子等多种储能技术也已进入工程化示范阶段。我国新型储能仍然处于发展初期,不同技术路线新型储能对应的产业链成熟度存在较大差异,锂离子电池储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在新型储能技术当中占据主流。2023年随着光伏组件、储能电池价格回落,预计项目的建设节奏会明显加快。鉴于国内新能源配储政策的要求,而且不少省份已初步建立了独立或共享储能盈利模型,2023年将为储能行业带来爆发性增长的机会。(大摩基础行业混合基金经理陈修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