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像搭积木一样建机电系统,装配式建造节能提效;采购混凝土就像点外卖一样,实时掌握物资动态,一站式采购平台便捷省心;钢管三维立体曲线焊缝自动焊接,2米焊缝仅用时60秒,智能焊接机器人“手速”惊人……集成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近年来“中国建造”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日前,成都地铁27号线一期工地完成接触网首杆组立,线路全长约24.86千米,项目使用“轨道交通站后工程智慧调度管理平台”,让现场更有序、物资库存更低、指挥调度更高效,站后工程整体施工效率提高40%。这是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一个缩影。

自动焊接、切割、剪切、冲孔、除锈......在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的数字化产研中心,产业工人在埋首操作生产线上的智能化设备,3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一批批精密产品蔚为壮观。工厂造模块,现场拼积木,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自主研发的建筑机电数字建造技术成为施工人员眼中的“神器”,以郑州地铁3号线为例,通过创新运用全国首例一站式制冷机房,机房整体面积节约30%,节约管材约12%,节省现场工期85%,现场装配仅用3小时,刷新了国内制冷机房安装速度。

作为“数字中国”的积极参与者和践行者,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勇当建筑业原创技术“策源地”,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2022年,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牵头组建建筑机电数字建造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在全国10余省市建有机电预制加工产研基地近20座,形成了机电工程构配件、工厂数字化制造、建筑机电低碳运维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成果。

除了建筑机电数字建造技术,在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工地上,一大批绿色创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为综合管廊做“健康扫描”;轨行区联合作业车实现多系统物料运输及协同流水作业,预计提高施工效率40%以上,节约成本30%;混凝土作业机器人无死角、麻利地为混凝土面“上定型”。

“消防通道被车辆占用,请立刻前往处理。”在东数西算国家级“双碳”典范项目中国电信(601728)智慧云基地怀来园区指挥中心,通过“千里眼”“顺风耳”触达施工现场的每个角落,足不出户掌控项目全局态势,让工地长了“眼睛”“耳朵”“鼻子”,看得见违规、听得见噪音、嗅得到隐患。

这是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众多智慧工地应用场景之一。公司通过独立、合作研发,提供工地现场需要的感知设备、测量设备、传感设备等,并通过PC端或手机小程序实现对项目现场的集中管理。目前平台已开发47个业务场景应用,涵盖安全、质量、履约、环境、设备、物资、劳务、计划八大业务板块,在1700多个项目应用,参与隐患整改回复近100万条,开展实测实量近9万次,开展企业质量及安全检查超过3万次。

此外,智能监控系统、劳务智慧化管理平台、工程指挥中心、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智慧基建运营平台……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自主研发20多项智慧运维管理平台,通过视觉传感器和内置算法,推动传统现场管理运维步入无人化、智能化时代。

从设计、生产、施工,再到交付运维,中建三局数字工程公司着力从“智慧化管理、模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化装配、数字化运维”五个方面推动智能建造技术迭代升级,赋能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记者柳洁通讯员邓浩)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