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报告再次强调了继续支撑艺术品行业发展的充分动力,全球市场对艺术的需求也展现了韧性。
4月6日,由巴塞尔艺术展及瑞银集团联合出版的第七版《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球艺术市场同比增长3%,总销售额约为678亿美元,略高于2019年时的644亿美元,大致恢复、甚至略微超越疫情前的水平。但考虑到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不稳定、俄乌冲突、高通胀高利率、供应链不畅以及人们担心全球市场可能出现整体的衰退,这次的增长并没有预期那么高。但就2022年的艺术市场来看,带动整体销售走高的原动力主要是来自高端市场。
(资料图)
美英中位列销售前三
在被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中断了两年之后,2022年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主要艺术市场活动陆续出现复常的势头。2022年初,由于大型艺术博览会和知名国际拍卖会已经把各自的重磅活动重新安排上日程,所以当时许多人已经预测,2022年艺术品的销售或将“买气再现”。但实际上,虽然2022年也确实出现了一些足以上新闻头条的破纪录销售,总体的结果却是喜忧参半,来自各个国家与地区以及细分市场的销售反弹速度远比预期来得要缓慢。
按照地理区域来看,去年美国、中国和英国这三个最大的艺术市场依然雄踞总体艺术市场销售榜单的前三位,共同贡献了80%的市场份额,与2021年持平。但从更微观的份额上说,三者的市场份额都出现了一些波动。美国在全球排名中保持领先地位,按价值计算其销售份额同比上升了2%,达到45%。而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和英国就常常在第二和第三位之间多次洗牌,而到了2022年这种情况也在继续。英国市场以18%的销售额重新回到第二位,同比2021年增长了1%。而由于2022年底受全球疫情的影响,有部分拍卖行把通常在9、10月份进行的秋拍推迟至2023年的春季举行,因此这部分缺席的销售也影响到了中国的销售成绩。2022年,中国市场同比轻微下跌3%,以17%的市场份额暂居第三。然后是以7%的稳定份额占据第四位的法国,它与欧盟其他国家一起合计占据全球销售额的12%。
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表示:“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转折点。尽管2022年中国在全球艺术品销售份额中占比有所下降,但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市场的重新开放将会刺激被压抑的需求和供应,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我们持续看到中国客户对艺术品的浓厚兴趣。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经销商也对此持有极高的乐观态度,当中68%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将迎来更好的一年。”
线上销售不“退场”
对于不同的销售渠道而言,2022年艺术品的销售表现也可以十分迥异。
《报告》显示,对于艺术品经销商来说,2022年他们的销售额同比增长7%,预计达到372亿美元,市场价值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而且另一份业内调查报告则显示,营业额超过一千万美元的经销商,他们的平均销售额的增幅亦是最大的(达19%)。
对于拍卖行而言,佳士得、苏富比和富艺斯在2022年各自创下了历史新高,年收入合计达177亿美元,由此可见高端市场的实力。虽然2022年的高端拍卖销售强劲,也有不少拍品成交价屡破纪录,但是在这些惊艳的佳绩之外,整体的销售形势却是有点疲弱。与2021年时相比,2022年拍卖行总销售额(包括公开拍卖和私人洽购)同比下降了2%,由312亿美元下降至306亿美元,但这个成绩依然比疫情前的2019年高出11%。
至于各种大型国际艺术博览会,不少已经在2022年陆续恢复线下举行,画廊参展数量已恢复至接近2019年的平均水平,多数收藏家亦再度回归现场。2021年,艺术展销售额占经销商销售总额的27%;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显著提升至35%,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
艺术市场的销售向来以线下的活动来驱动,但限于全球疫情的影响,线上销售艺术品的形式也应运而生。由于2022年陆续有艺术活动恢复常态,艺术品经销商与拍卖行的线上销售额也不出意外地出现了进一步的回落。2020年至2021年间,纯粹的线上艺术品销售额录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2021年时更是达到峰值133亿美元;但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就回落至110亿美元,同比下降17%,但仍较疫情前的2019年高出85%。
然而,更多人关心的是:线上销售的模式在未来会否持续?还是这不过是疫情特殊情况下的“昙花一现”?《报告》的主要撰写人、Arts Economics的创办人Clare McAndrew表示:“经历两年全球疫情的困扰后,随着销售和实体活动回归,2022年标志着艺术市场首次展现出较为规律的发展势头。这一年来拍卖和经销商领域都创下了不少佳绩;然而,不同地区和市场价值的表现参差不齐,导致整体增长较为缓慢。高端企业的表现明显胜于其他企业,令业界顶层的密度更高,但分层维持不变。然而,后疫情时代的艺术市场也在其他方面产生了重大变化。危机过后社会逐渐衍生出了新的工作模式,传统上独立的细分市场之间的分界线慢慢模糊,而销售活动也更快速地转移到网上进行。尽管在2022年有所放缓,线上销售似乎随着现场活动的热情回归,已永久稳定在较高水平。”
77%受访者认为前景乐观
在前几版的《报告》中,Clare McAndrew曾经提到艺术市场行业可能潜在一定的“去中介化”趋势。去中介化,顾名思义,就是艺术品经销商和拍卖行专家等中介机构在整个艺术品销售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可能在逐步降低。而在受疫情影响的过去三年多的时间里,线上平台的出现越来越多地允许艺术家和收藏家之间进行更直接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去中介化的议题又再次成为了圈中关注的热点。
然而,在这次最新版的《报告》中,Clare认为艺术市场脱媒的可能性仍然相对较弱。在对高净值收藏家进行调查中她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收藏家直接从艺术家工作室购买艺术品或者直接佣金购买的艺术品平均只占藏家整体艺术品购藏额的10%。另有4%是来自于其他机构、收藏家或私人聚会上的交易。而大多数的支出,仍然要通过经销商和画廊进行(30%),其余则是通过艺博会(15%)还有拍卖行(17%)进行。
曾经也“红火一时”的NFT艺术品,现在却好像慢慢“凉凉”了。《报告》显示,艺术市场以外平台上与艺术相关的NFT销售额在2022年大幅下降至略低于15亿美元。这个数字同比2021年达到峰值的接近29亿美元,大幅下挫了49%,但仍然是2020年的70多倍。《报告》还指出,与艺术相关的NFT的价值下降幅度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数字收藏品。
展望2023年,在《报告》调查的高净值收藏家中,有77%的受访者对全球艺术市场前景表示乐观,更有逾半数(55%)受访者计划在2023年购买艺术品。而45%经销商预期销售表现将持续向好,39%认为销量会稳定,只有16%的人预计会下降(在2021年的《报告》中这一比例仅为11%)。在拍卖领域,一份对中端拍卖行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对2023年的销售增长持乐观态度,而有24%的受访者预计会出现下滑。但多数受访者都认为线上拍卖的重要性会持续显露,更有过半的人士(60%)预计线上拍卖的销售额会增加。
巴塞尔艺术展行政总裁Noah Horowitz表示:“全球艺术市场在2022年持续增长,甚至超出疫情前水平。艺术展周期性活动的再度回归、艺廊开幕、拍卖活动以及最高端价值市场的收益,均推动了市场增长。尽管经济及社会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国际贸易监管的增加对艺术品产业带来挑战,加上新冠疫情后市场的整体复苏步伐并不一致,但今年的报告再次强调了继续支撑艺术品行业发展的充分动力,全球市场对艺术的需求也展现了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