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财经评论员戚耀琪
据红星新闻报道,急增的用人需求让导游市场价格上涨,有旅行社开出400元/天的高薪招聘导游;杭州有旅行社开出兼职年薪20万元的条件;浙江衢州市开化县曾向全国发出招聘启事,百万年薪聘导游。
在许多人眼中,目前是“后疫情时代”,之前被疫情困扰和压制的行业都应该尽快恢复起来。要急招导游,就是因为旅游业复苏。因为旅行团有人报了,可没有导游怎么行呢?所以导游也是必然要有的。
可是,疫情之下旅游停滞,社会却是在不断辞旧迎新的,历史是在滚动发展的。今天的导游和三年前的导游还能一样吗?这是值得思考的地方。有山有水有旅游,讲解内容不变,那么讲解人也不必变化;有路有桥有车辆,组团方式不变,那赶鸭式也不必变化。真的如此吗?
其实旅游业本身就应该利用曾经的低谷,做出向上改变的努力。这包括了尽快修缮可见的配套设施与停车场,迎接日益蜂拥的客流,也包括了很多看不到,但是让人揪心的问题。比如低价游依然存在,由此带来旅行品质差,被动购物多,公众投诉多。如果还是一样的盈利模式、一样的导游,那么老问题是不会消失的。又比如某些自然景区服务能力低下,价值观过于庸俗,商业开发过度,上述问题也可能会因为人流的拥有而继续暴露和发酵。
那么高薪招来的导游,是不是继续把购物引导塞在景区介绍中,把停车安排继续与消费捆绑,是不是继续用快餐式甚至低俗化的方式来介绍本来美好的人文景点?如果是的话,那么这几年真的是没有长进了,还真不如自然流失的好。
“团队游+导游”作为一种经济型的出游方式,本身是要给百姓省心而来的。只是经过疫情的冲击,旅游业可能有太多的冲动要迅速回血,可能会怎么赚钱怎么来。在这个过程中,也必然要在市场监督部门的指引下,与时俱进进行更多的检讨和改进。
陈旧且已经暴露问题的旅游组织方式,需要加以革新,以此回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出行的向往。越来越多人不愿意参团,也是因为看透了旅游业中深度依赖的“低成本+购物游+赶鸭式”商业模式。如此,推行更多内涵式、品牌化、高等级的旅游服务并建立相应的标准,就是当务之急。对导游队伍重新洗牌,在素养提升上去“卷”而不是在带货能力上卷,才是吸引旅游人才加入并推动行业向善的方式。
旅游业是一种走动中的全民教育与国情教育,导游就相当于老师。有远见的企业与其急着用重金招回老导游,不如把新的标准、新的观念、新的制度通过人才队伍的重新建立来加以确立。告别被公众日渐抛弃的游览与解说方式,重新提升品质旅游与人文引导,这才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