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出生于60年代的学者型企业家,是泉州市高科技人才,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个以上,专利涵盖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及后处理全过程。曾参与研发70多种专利技术,推动着中国茶叶机械技术快速进步;他还是安溪茶行业的变革者,不仅为茶叶机械注入“灵魂”,首创“茶叶古法制药”“茶骨肉学说”等理论,颠覆了传统茶产业格局。在跨界创新中,将茶玩出新花样。通过破旧立新,他带领团队独创了“茶生物制药”理论和工艺体系,成功研制出具有药用功能的创新茶;通过跨界融合,将茶进行深加工制成爽肤水、洗发露、蔑香、药用喷剂及头皮护理液等,颠覆了传统茶叶以喝为主的理念,使茶以多样化的形式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
他就是福建省鼎艺科技有限公司、安溪县韵和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清矫。
科技赋能 专注做精做强
(资料图)
2001年,林清矫在家乡安溪县创办了高科技创新型企业——韵和机械有限公司。从企业成立之初就坚持以“科技兴茶、科技强茶”新理念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采访中,媒体了解到,韵和机械有着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及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拥有多科学、多领域的高科技技术,是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福建省科技型企业。一直以来,韵和机械始终奉行“科技引领茶机,质量铸就信誉”的宗旨,从研发茶叶机械入手,结合品种、土壤、肥料、种植等因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发了全国第一台绿茶、乌龙茶、红茶全自动生产加工流水线,努力打造中国茶产业的工业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清洁化。
如何才能做大做强茶机市场?让韵和机械成为中国茶机领航者……这是林清矫一直思考的问题。面对自己曾经的荣誉和发明专利,他不安现状、勇于创新,带领研发团队继续钻研,率先提出茶叶“醇化”概念,为茶叶后处理提供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解决了茶叶后处理的醇化提香问题,提升了茶叶品质。据介绍,该工艺设备是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后处理设备,改变了传统处理茶叶的原理,利用高科技手段产生多种波长对茶叶进行处理,是韵和机械的龙头产品,并获得国家及国际专利。目前,韵和机械已为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安溪县大坪绿色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年年香茶叶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茶叶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并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韵和机械始终注重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为茶叶企业造成的重大影响,并在为茶叶企业提供高科技产品的同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公司的多项专利产品填补了国内外茶叶加工机械的空白,先后荣获泉州市首批专利试点单位、安溪县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荣誉称号。公司工艺设备也被福建省农业厅评选为我国现代农业现代茶叶项目资金支持前5项工艺设备项目。电磁微波杀青技术、自动整形机、自动生产加工流水线等设备的问世,更是标志着韵和机械已成为中国茶机领航者。
价值突破 培育茶衍生产业
“茶不仅是安溪县的支柱产业,还承载着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但长期以来,茶主要以喝为主。无论是传统冲泡式茶饮、新式茶饮都达到了新高度,也面临着饱和性的新瓶颈。如何使茶产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成为了涉茶企业的当务之急。”林清矫说道。
然而,与传统茶机企业不同的是,林清矫认为:“茶是一种极具开发潜能的事物,茶叶的功能也不只停留在喝的层面上,而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跨越茶界,将茶与其它产业相融合,让它以更多的形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在茶机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后,林清矫又重新开始思索企业的转型之路。2014年,福建省鼎艺科技有限公司的诞生开启了茶科技发展的新篇章。“‘茶科技’涉及全产业链,不仅涉及量子工艺,还涉及种植环节、粗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等。茶科技确实是一篇大文章。”林清矫介绍说,他们团队成功研发的茶叶醇化、提香设备及其生产方法,为茶生物制药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多年来,他带着科研团队潜心研究《神农本草》《茶经》等茶历史文献,历经无数次实验,并与中国农科院杭州茶科所、上海交大、福建省农林大学等科研单位及院校合作,对茶叶加工工艺原理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对茶叶内含物的转化工艺进行深入研究试验。并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并引入量子技术,提升冠突散囊菌菌群等级。首先在茶叶中培育出“白花”铁观音、“紫花”铁观音,成功将茶为万病之药提高到另一新高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清矫团队再次突破技术瓶颈,创新出具有十余种专利技术的“茶生物制药”理论体系和种子培育、产品加工技术,成功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成套设备,研制出具有疗治降血压、痛风、前列腺炎等疾病功效的药茶——“始清原茶”及多系列深加工衍生产品。旨在为抢占茶业界生物制药新技术革命制高点;响应中央供给侧改革号召,同时为“三茶理论”的具体实施路径开展探索;为健康中国行动做出铺垫。
“文化要传承,科技要创新,培育茶衍生产业集群任重而道远”。“如今,鼎艺通过融汇全产业链的资源优势,为产品提供强大的资源核心支撑,同时以韵和机械作为支撑,独创的育种、培育、加工体系,均为社会所独有。”林清矫透露,他目前正带着自己的研发团队着力从茶叶本身的创新与茶叶的跨界融合两个方向寻求突破,尝试以科技赋能+文化助力的模式,培育茶衍生产业,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装上新引擎,为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朱淇齐 刘育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