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华储网发布《关于2023年第一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本次收储挂牌竞价交易2万吨。当日,多地猪价出现“飘红”,持续下降的猪价表现出“抬头”趋势。
2月23日,猪价延续小幅上涨。对此,上海钢联(300226)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高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据Mysteel数据监测,全国猪价稳中小涨,主要是多地二次育肥热情高涨、入场动态增多,带动市场看涨情绪,社会场挺价惜售、规模场出栏提价,终端白条市场交投情况也稍有好转,屠企收猪难以压价。当前业内看涨情绪较强,叠加二育积极及收储消息提振,短期生猪行情偏强运行。”
收储消息提振猪价小幅反弹
(相关资料图)
根据华储网发布收储通知,2月24日下午13:00,收储交易将正式开市,收储品种为符合国家标准GB/T9959.2的II号、IV号分割冻猪瘦肉(简称分制肉),符合国家标准GB/T9959.1的冻带皮二分体片猪肉(简称白条肉)。符合条件的生猪定点屠宰加工企业可参加交易,每个企业成交数量不超过20个标的,即不超过6000吨。
图片来源:华储网官网
收储工作是稳定猪价的重要手段。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介绍,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对应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如果猪粮比价低于5:1,即启动储备肉收储。冻猪肉收储自2009年实施以来,已经在产业和市场中产生广泛且深远影响,冻猪肉收储有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减少市场恐慌情绪、过度悲观情绪,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稳定器作用,从供给端发力,通过合理引导生产,逐渐改善供需关系,避免猪价过度下跌、稳定市场。
在收储通知发布当日,同花顺(300033)数据显示,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生猪(外三元)价格小幅上涨,突破16元/公斤;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的猪价也上涨至16元/公斤,四川、重庆、江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吉林等地的猪价也出现反弹,价格在15.40元/公斤至15.80元/公斤。2月23日,江苏、山东、江西、河南、河北多地猪价延续小幅上涨趋势,涨幅在每公斤0.02元至0.30元。
图片来源:同花顺期货
华泰证券农产品组研究员邓绍瑞表示,在未来集团出栏保持平稳的情况下,供应端压力将得到缓解。而在需求方面,屠宰企业受到低价冻品库存的影响,春节后开工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3年2月13日至19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5.88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1.1%,较去年同期上涨9.7%。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21.06元/公斤,较前一周上涨0.6%,较去年同期上涨7.5%。
但邓绍瑞也表示,猪肉市场价格过快上涨势必会增加二次育肥与压栏惜售情绪,从而短期内打破产能过剩的逻辑,但长期来看会为未来产能积累价格风险。
上市猪企2023年生猪出栏量将再度提升
高阳表示:“疫情过后,猪肉消费表现将随着猪肉供应稳定及经济环境恢复而出现修复性复苏,但短期来看仍维持相对弱稳的局面。”
与猪肉消费不确定相对的是,多家上市猪企今年既定的生猪出栏量目标还将继续增长。截至2022年底,牧原股份(002714)已建成生猪养殖产能在7500万头左右,温氏股份(300498)产能约4600万头;2022年两家公司生猪出栏量分别为6120.10万头、1461.39万头,2023年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新希望2023年出栏量目标为1850万头,唐人神(002567)为350万头,较去年出栏量均有所增长。神农集团(605296)相关负责人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募投项目的落地,公司产能规模将继续提升,2023年预计出栏150万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比上年增加2867万头,增长4.3%。申万宏源研报显示,今年生猪出栏量不会减少,预计达到7亿头以上。
生猪出栏量增长,但猪价反弹能否延续有待验证。在此情况下,神农集团表示:“猪价的波动和市场的变化难以控制,但是作为生猪养殖企业我们不赌周期,从内部养殖成本来管控,才能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多家上市猪企表示,将在各个环节持续改善经营,提升生产效率,不断降低成本,提升猪产业利润。
据Mysteel数据监测,目前企业的养殖成本多在17元/公斤至18元/公斤,且随着科技化、标准化的水平提升,企业养殖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有机会突破16元/公斤至16.4元/公斤,实现今年的目标成本。目前,牧原股份等头部企业的养殖成本已降到15.5元/公斤水平。
具体而言,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养殖效率,各家猪企自有“神通”。唐人神子公司龙华农牧尝试的“楼房猪舍”项目各项生产经营指标较平房养猪更加优异。天邦食品(002124)等公司今年则计划继续对猪场进行智能化改造。神农集团表示,养殖部成立了卓越运营管理小组,负责生产管理的高效运营,提高产能利用率,产能满负荷运行等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