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游戏是游戏行业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渠道,也是数字娱乐与实体产业结合的体现之一。近年来,国内游戏企业对功能游戏的投入显著提升,数量和质量均达到新高,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在积极跟进。
(资料图片)
2023年2月12日至14日,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社会价值研究中心年度论坛在广州举行。论坛上,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社会价值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中国功能游戏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等中国游戏社会价值研究中心2022年度工作成果。
功能游戏已在多领域初成规模
报告认为,功能游戏是指应用于现实世界、服务于生产生活,针对具体应用场景或解决具体问题设计研发的电子游戏产品。该品类较为系统地探索和体现了游戏社会价值。
自2018年初,“功能游戏”概念出现在我国游戏产业至今,腾讯、网易、三七互娱(002555)、波克城市、盛趣等公司纷纷布局功能游戏研发,将其作为推动游戏产业转型升级、展现社会价值、提升大众游戏认知的突破口,市场规模和影响力逐步建立和提升。
报告指出,功能游戏将游戏的体验性和功能性有机结合,成为打造跨界融合应用场景,推动解决不同领域现实问题的重要载体。
目前,功能游戏在诸多领域的布局已形成初步规模,其中,以传统文化、教育科普、医疗健康等为主题的功能游戏发展速度显著。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游戏化手段,推出创新合作平台、打造多元化实用工具,在相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国内功能游戏先后产出《榫卯》《家国梦》《普通话小镇》《碳碳岛》《绘真 妙笔千山》《我是航天员》《快乐视界星球》等代表产品。
市场稳定增长,发展潜力巨大
报告指出,随着近年来国内游戏市场高速发展,功能游戏市场也呈现出从无到有、逐年持续稳定增长的局面。功能游戏作为连接现实世界、推动解决现实问题的独特游戏类型,其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中娱智库调研数据显示,至2022年,国内功能游戏市场规模达到9.2亿元。相比同年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亿元,功能游戏的市场占比较低,发展空间巨大。在功能游戏用户规模上,2022年,我国功能游戏用户约为5500万,与全国6.64亿人的游戏用户规模相比,当前中国功能游戏的用户占有率较低。对将要入局功能游戏的企业来说,用户红利依然存在。
在产品品类供给方面,2022年,教育类产品创造的流水占据着较大比例,医疗领域的功能游戏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持续取得突破。从功能游戏的玩法、类型来看,模拟玩法、沙盒玩法和益智玩法合计占据超9成的功能游戏市场流水。
报告还指出,功能游戏与传统游戏在研发路径上存在明显差异,功能游戏高度依赖专业领域的人才与研究成果支持。从国内100余款功能游戏研发情况来看,其中高达41.67%的游戏有公共、科研、高校等专业领域机构参与的情况。
在功能游戏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功能游戏分类》团体标准已在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社会价值研究中心指导下不断推进拟定中。
整体来看,我国的功能游戏行业依然处于发展初期,发展水平与国内游戏行业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庞大的消费潜力不相称,这一基本面仍未改变。基于此,报告分析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首先,“破圈”难,社会认知度较低。难以真正能够形成市场力、收获用户良好口碑的功能游戏产品数量非常有限。其二,商业模式不成熟、生命力较短。多数功能游戏产品属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产品,无法维持长期运营。其三,行业标准起步较晚,标准体系化建立仍需时日。其四,高校专业建设不足,学术研究力量欠缺。其五,行业亟需积极的政策引导,创造性待进一步释放。
针对功能游戏的行业现状和发展难题,报告对功能游戏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关预测,提出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重点赛道或实现新突破,游戏技术发展推动产品形态变革、为“功能性”提供广阔想象,产业链条逐步完善是功能游戏未来发展的五点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