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了解到,1月以来,有不少纺织企业或自行出发或参加政府组织的“抢单团”飞赴世界各大洲拿新订单,谈新投资,同时,不少纺织贸易商也表示,国外不过春节的客商还在不断询价、下单。这一现象也让市场人士新年伊始就感受到了市场“回暖”的“温度”,开疆拓土,成为了聚酯纺织“外贸人”2023年最大的期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少外贸企业表示,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海外市场需求等影响,企业外贸订单量出现明显波动,不能再等了。新年伊始,7000多公里外,全球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家纺类展会——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家用及商用纺织品展览会吸引了400多家中国企业,国内企业再次组团,打响了新年“出海”抢订单的第一枪。

“中国作为纺织服装传统生产和出口大国,由于成本原因,国内纺织服装市场经历了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冲击,但国内完整的供应链、纺织服装加工的技术等优势是东南亚其他国家难以超越的,国内制造业的韧性犹存。”国投安信期货首席化工分析师庞春艳表示。

近期中国海关公布的最新进出口数据显示,2022年12月纺织服装出口同比下滑10%,连续4个月同比为负。但12月的出口环比增长9%。“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的出口基数高,这种惯性延续到2022年上半年,2022年海外纺织服装类需求已经在回落;另一方面,国内新冠感染防控措施也影响了部分国际贸易。12月的出口环比增长是防疫措施优化后国内生产恢复加速,还有部分为春节前的出口冲量,多重利多显现。”庞春艳解释说。

从外贸消费上来看,纺织品和服装分化,纺织品环比继续下跌,服装环比上升。

通过历史数据可以观察到,服装出口在12月环比上升是季节性表现,每年的服装出口高点出现在7—9月份,低点在11月,12月环比上升。而纺织品的出口高点一般在5月份前后,之后持续走低。

据紫金天风期货聚酯分析师刘思琪介绍,2022年国内纺织服装市场订单表现偏弱。受疫情影响,内外需消费不及预期,海外加息通道下欧美进入衰退预期增加,下半年纺服出口下滑。“年内旺季缺失,终端库存维持偏高,织造、聚酯成品库存压力偏高,被动、主动降负荷。反映出2022年国内纺服市场整体消费乏力,需求疲弱的市场现状。”她说。

不过,国内防疫政策优化,海外加息放缓,市场对于纺服外需恢复预期相对乐观,2022年12月浙江、成都、苏州等多地包机赴欧洲、日本等地招商抢订单,预期2023年纺织服装订单同比2022年将出现好转。

刘思琪表示,欧美地区作为全球纺织服装主要需求地,2022年受加息带来的衰退压力较大,2023年随着加息放缓,经济预期走出弱复苏,对亚洲尤其国内纺织需求有一定的支撑,预期春节后外需消费会出现一定复苏。

然而,在物产中大(600704)期货高级分析师谢雯看来,2022年欧美国家通胀压力凸显,为了压制通胀,货币紧缩政策给下游消费带来压力。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影响下,美国纺服消费虽同比增长,但2022年下半年已持续出现增速放缓,美国服装类库存高企,终端纺服消费不佳。

“2023年,随着美元加息的放缓,美国消费预期逐步走强,美国面临的宏观风险或可能小于2022年下半年,欧美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同样有望进入复苏阶段。但从上半年来说,欧美纺织需求的复苏难言乐观。”谢雯称。

同样,庞春艳也认为,目前物流和生产加工的效率都将比去年明显提升,因此,国内的订单生产和出口环境会明显优化。但同时仍面临海外衰退的预期,消费的下滑和库存的积压将令海外的进口需求减弱,出口压力或仍将上升。

目前市场预期消费复苏的情绪强烈。从政策上看,2023年,刺激消费大概率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将会看到需求拐点的到来,纺织服装市场主要期待的亮点在于国内需求回暖。

聚酯终端订单在去年年底淡季出现一波小高峰,成品库存明显去化,织造原料备货积极性回暖,产销放量,聚酯平均库存也从25—30天高位下降至10—15天中性水平。

记者了解到,2022年12月以来,随着下游生产的恢复,聚酯长丝的库存压力持续下降,至2023年1月中旬,POY库存已经降至10天以内,FDY的库存在20天附近,都比年内高点有20天的下降。聚酯工厂的库存大幅走低意味着产业链终端的“下水道”终于通了。

“目前涤丝的库存转移到下游环节,部分为投机性备货,春节期间的累库还将继续,但春节后的终端消费表现将决定这种‘通’是否会持续畅快。”在谢雯看来,节后需要关注的是工人的到岗情况及订单的表现。“工人的健康状况对生产的影响整体为一周时间,真正关键的是订单,也就是终端消费能否真正复苏,且向上游传递。”她称。

在刘思琪看来,随着聚酯库存压力下降,现金流修复,聚酯提前复工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2023年聚酯春节后复工时间预计集中在1月底。2023年春节过后,内需复苏乐观预期下,聚酯市场3—4月或将迎来“金三银四”旺季预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