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之下,金融行业也扬起了名为“转型”的风帆。前景在哪?有何必要性?又面临哪些难点?这类话题也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
(资料图)
12月13日,由社、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度(第八届)北京金融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以“金融数字化拾级而上”为主题,围绕宏观经济形势,聚焦产业金融、供应链金融,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数字化变革等细分领域,详解其发展难点与发展前景。
会上,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波涛在致辞中表示,金融数字化疾行之年,是风口也是风浪口。金融数字化变革正从多点突破迈入深化发展新阶段,给整个金融业带来新的活力和空间。疫情三年后的中国经济,血气方刚,满血出征,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都必将诞生独角兽,等待着金融企业的鉴别和助力。
从“FinTech”到“FinAI”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各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增强自身的优势竞争力。多位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于金融机构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是拓展业务规模的良机。
针对数字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郭为民表示,银行真正的数字金融能力与其期望值以及互联网平台企业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方面仍需要提升。而数字金融服务能力又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能力。
那么从金融机构角度而言,如何使用金融数据提升业务效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给出了答案。曾刚指出,一是金融机构要做好客户的洞察,包括前期获客以及分析客户的需求等,根据客户的需求,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根据用户需求做好产品的创设;二是金融机构要提升自身内部管理效率,做好数据底层治理和应用;三是发力产业数字金融,在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中,将整个银行的业务端分成了三种,数字化产业数字金融被放在第一位。
究其原因,曾刚进一步解释道,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用数字化的手段,用数据去捕捉相关信息,以便于更好地把握客户的经营状况,做好风险管控等等,供应链场景就由此而产生;另一方面是产业本身也在不断的数字化,实体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新思路。
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则在论坛上表示,金融智能化转型,是从“FinTech”到“FinAI”的过程。金融智能化的背后,是AI标准化的体现。通过OCR、NLP、RPA等技术实现复杂内容提取、分析和流程自动化,使流程“更聪明”;将计算机视觉、内容生成技术应用于客服、营销、业务办理等全交互场景,助力金融机构降本增效,使服务更有“人情味”;“决策智能” 帮助量化交易策略进行更快迭代,跟上变化的市场,使交易“更灵活”。
落实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环节,京东科技金融科技群副总裁周李军表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因为整体风险政策、偏好的调整,小微企业融资矛盾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从整个产业数字金融实践发展来看,供应链金融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破局关键。
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性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探寻数字金融的道路上,从业机构有成绩,也有难题。
在本次论坛的圆桌环节,来自于银行、保险、券商等领域的从业者、研究人员回顾了过去一年金融创新的亮点。从反馈内容来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注重客户体验,满足客户多方金融需求。
中金公司(601995)首席信息官、信息技术部负责人程龙表示,2022年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用三个“新”来表达:一是数字化新体验,围绕业务转型,全力打造新客户体验和员工体验;二是数字化新模式,打造敏捷体制机制,证券公司积极地加强业务和技术的双向融合,在服务客户的组织模式上有所创新;三是数字化新基建,科技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平台建设,在整个证券行业当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无独有偶,招商银行北京分行客户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刘永晨表示,招商银行一直围绕用户体验进行微创新,并通过微创新逐渐积累实现用户体验的整体提升。招商银行手机银行11.0版本从售前、售中、售后对用户的陪伴工作进行信息化提升,同时,将线上客户陪伴服务系统与线下客户经理使用系统打通,实现“线上+线下”数据化同步同频的客户服务体验提升。
作为“旁观者”,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则将亮点放在了数字人民币这一新事物上。薛洪言指出,正如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加深了在零售消费场景中的渗透,消费者都能感受到数字人民币提供了非常多的优惠活动。随着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新的场景出现,数字人民币可以很好地融入到这些新兴的场景中去,并将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此外,谈及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中的难点,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玮坦言,在数字化转型的历程中,不同公司面临的问题存在一些共通性。比如企业内部对数字化的认识不统一、作为数字化支撑的数据能力不足、数据质量差,这些是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不过,在不同的行业,甚至在同一个行业内,不同的公司都存在巨大差异,每家公司着重的发力点可能都不一样。
聚焦保险机构,陈玮表示,组织的推动在数字化转型中非常关键,这是因为数字化转型一定是一个长期性过程,要依据公司数字化转型达到的目标去设定,很难一两年就能见效。在长期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思考如何能够保持每一阶段思路都非常清晰,且达到阶段性的里程碑。
展望2023
数字化金融的发展进程,也离不开宏观经济形势的大框架。2022年以来,受到海外国家通胀大幅上升的影响,加息成为全球多个经济体的主基调,美联储的激进加息更是成为焦点。各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在逐渐蔓延至各行各业,银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回望年内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指出,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我国劳动经济出现了一定的波动,其中房地产市场的变化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信用收紧,居民长期预期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持续下行的阶段,并进一步传导至房市全产业链。
在资本市场方面,明明表示,国内股票和债券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波动,当然股票市场受到整个经济预期的影响;债券市场则在央行降息降准的推动下,有比较良好的表现,但是11月以来受到了市场预期的影响,包括理财市场波动的影响,债券市场也同样呈现波动走势。
事实上,2022年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存在明显不足。居民消费意愿低迷。而我国央行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我为主”,保证经济平稳、正向增长。随着降准、降息、“第三支箭”等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市场信心逐渐升温。
临近年末,新一年的经济走势也承载了人民对于国家经济发展、个人投资理财前景的美好期望。站在这一时间节点,展望明年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明明指出,房市政策有望在明年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进一步下调贷款利率仍有必要,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就会再一次迎来新一轮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调降。
明明认为,2023年随着经济的修复和复苏逐渐推进,会对股市、债市、大宗商品、黄金以及人民币汇率等形成支撑。其中,人民币汇率仍将围绕着7呈现震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