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9日,爱立信在官网宣布,已与苹果公司达成一项多年期全球专利许可协议,结束了双方1年多以来围绕5G及相关技术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纠纷。
爱立信表示,该和解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与蜂窝标准必要技术相关专利的交叉许可,考虑到和解的影响,以及与所有其他被许可方正在进行的知识产权业务,公司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将达到55亿至60亿瑞典克朗。多次相爱相杀再次达成和解
(资料图片)
历史上,爱立信与苹果之间达成过两次许可协议。第一次是在2007年苹果首款iPhone诞生之际,双方于2008年签署了涵盖2G和3G的基本专利授权协议,第二次是在2015年,爱立信和苹果又进行了一次全球交叉授权协议,涵盖了2G、3G和4G的标准必要专利组合,许可期限为7年,该协议于2022年1月中旬到期。
此次双方因续签协议发生专利法律纠纷后再次达成许可协议,则主要涵盖了5G在内的更多专利组合。
事实上,双方在展开法律交锋前,已经针对包括5G在内更多的专利组合许可协议进行了三轮技术谈判和多次商业谈判。但苹果并不认可爱立信提供的权利要求对照表中所涉标准必要专利的有效性、必要性和价值,双方在标准必要专利组合的价值评估存在较大争议,导致商业谈判分歧严重,无法推进。
考虑到2015年许可协议签订前苹果曾突然对爱立信提起诉讼,爱立信选择提前防御,于去年10月首次在得克萨斯州东区法院对苹果提出FRAND诉讼,指控苹果在基于5G技术专利许可谈判时试图降低专利使用费是不公平的。两个月后,苹果开始反击,起诉爱立信使用“强硬手段”来更新专利。
随后在今年开始,双方继续展开多次交锋。1月17日爱立信正式对苹果发起了两起专利侵权诉讼,涉及12件专利,并陆续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3起针对苹果发起337调查的请求。而苹果则从1月19日开始陆续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对爱立信的专利提起相当数量的无效申请,同时向美国ITC提出反诉,要求禁止这家瑞典公司的移动基站进入美国,但遭到了法官的否决。
双方的专利纠纷陆续扩大到至少七个司法管辖区,包括美国(ITC和地区法院)、荷兰、德国、比利时、巴西、哥伦比亚和英国。并直接导致具有5G通信功能的iPhone12、iPhone13和iPad在哥伦比亚于今年7月6日起被禁止进口、销售以及广告宣传,直到11月15日,随着苹果的上诉成功而撤销。值得一提的是,众多上诉理由中最能支持苹果的一个论点是,一位专家作证:“由于权利要求13是一项方法权利要求,而目前哥伦比亚还没有5G网络在运行,因此即使权利要求13对标准至关重要,苹果公司也不可能侵权。”
这次和解来得有些意外,但也并不是毫无征兆。日前,爱立信从ITC撤回了针对苹果的非标准必要专利诉讼调查中的两项专利;上周六,苹果公司撤回了美国专利第9,882,282号“具有双频贴片天线的无线充电和通信系统”的多项主张,意味着本案仅剩两项专利存在争议。在审判前缩小ITC案件范围属正常操作,但当事人往往是在审判前几周或几个月撤回专利,而不是在审判前几天放弃。科技行业专利纠纷将愈演愈烈
作为一个技术引领市场的行业,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案并不罕见,随着旧有授权协议的纷纷到期,4G逐渐向5G沿进,5G渐渐向车联网、物联网渗透,未来的专利纠纷势必愈演愈烈。
全球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在报告中指出,5G手机将在2025年每年为专利持有者带来近200亿美元的全球专利使用收益,而爱立信,诺基亚和高通三家公司将占据这些专利使用收益的绝大部分。
爱立信在通告中表示,作为头部5G供应商,其每年投入超过4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拥有超过60000多项专利,未来将通过新的5G协议以及长期扩展到其他许可领域来增加知识产权收入。目前针对5G专利,该公司每部智能手机收取2.5到5美元的专利使用费,长期以来,其专利授权收入约占整体运营利润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