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现如今的生活中,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别看小小的一个手机,却是由上千个组件构成。一个手机品牌诞生的背后,是上百家供应商集体的功劳。近期手机界最热闹的事,无非就是iphone15系列手机的发售。


(资料图片)

作为全球手机行业中的霸主,苹果手机的供应商高达六七百家。如果任何一家厂商能够进入苹果的供应链,那么对其业绩发展和公司声誉都会有莫大的助力,用“镀金”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不过一旦被苹果抛弃,其业绩也会遭遇变脸,比如光学巨头欧菲光。

近期欧菲光发布了年中财报,上半年营收63.15亿元,同比下降18.79%;归母净利润-3.54亿元,依旧处于亏损之中。在二级市场上,市值已经降至170亿元左右,与鼎盛时期的700亿元相比完全是云泥之别。在被苹果抛弃三年后,欧菲光主业持续疲软,至今仍没找到解决之法。

业绩大起大落,发展遭遇瓶颈

欧菲光近些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从其断崖式下跌的业绩和股价,就可以窥见一斑。2020年至2022年,其营收分别为483.5亿元、228.44亿元和148.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44亿元、-26.25亿元和-51.82亿元,已经连续三年陷入巨额亏损之中。

在二级市场方面,目前欧菲光近一年的股价均在5元左右徘徊,与2020年7月的23.62元/股的价格相比,累计跌幅近80%。要知道的是,在2019年欧菲光还是营收超500亿的光电寡头。短短几年内业绩大变,与被移除“果链”有关,也和行业大背景脱不开干系。

2017年欧菲光以2.34亿美元收购了索尼华南电子100%股权,借此获得了索尼摄像头模组的关键技术,顺利敲开了苹果供应链的大门。从此欧菲光的业绩突飞猛进。

苹果也顺理成章成为其第一大客户。2018年至2020年,苹果为其贡献的营收分别为83亿元、117亿元和145亿元。然而甜蜜总是短暂的,2021年苹果正式和欧菲光“分手”。没有了“果链”光环,欧菲光业绩一落千丈。

雪上加霜的是,欧菲光的第二大客户华为,因受芯片制裁影响,手机销量骤减。没有了苹果和华为的加持,欧菲光自然失去了动力来源。除了业绩下降的影响外,这两年欧菲光一直忙于剥离苹果相关资产。

2021年初,欧菲光将旗下广州得尔塔、江西慧光、南昌欧菲、江西晶润四家公司打包出售,合计资产超百亿,10月又以1.05亿元和3.35亿元转让江西卓讯、江西新菲股权。并且从2020年至今,欧菲光已经连续三年计提资产减值,累计金额已超50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和苹果的合作虽然助长了营收,但怎么看都是一场赔本买卖。实际上欧菲光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从苹果身上“谋利”,而是借苹果供应商的盛名,进一步开拓和巩固安卓设备市场。

近年来欧菲光确实得到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的订单,但从体量上,远不及苹果一家的贡献大。即使没有这些大客户的关照,欧菲光的发展也早就遇到了瓶颈。

从2015年开始,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2016年达到顶峰之后2017年手机市场开始逐年下滑。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6亿部,同比下降13%。时隔十年出货量再次低于3亿以下。

加上三年疫情,全球经济震荡,消费电子市场萎靡不振,作为手机配件供应商的欧菲光自然遭受严重影响,但是业绩乏力的背后除了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的问题。

“低价格抓机遇”恐难再成制胜法宝

目前欧菲光的产业结构主要为光学光电、微电子和智能汽车三大部分。其中光学光电产品主要是手机摄像模组和光学镜头,营收占比在70%以上,微电子以指纹识别模组为主,营收占比在2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0年至今,这个两大业务的营收都在逐年缩减。据今年半年报显示,光学光电营收为44.4亿元,同比下降19.49%;微电子营收11.6亿元,同比下滑20.5%。

从其发展历程来看,欧菲光和手机行业紧密相连。近十年高速发展的秘诀在于紧随手机行业潮流开辟新赛道,采取低价开拓市场的经营战略。

早期的欧菲光只是生产手机红外滤光片的小厂,2008年营收仅为2.31亿元,但彼时的欧菲光已经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发展空间有限。因此2010年欧菲光转向电容触控赛道,2012年又涉猎摄像头模组领域,2014年发力指纹识别模组。

得益于手机市场的快速迭代,欧菲光三次开辟新赛道,取得了耀眼的成绩。2013年底欧菲光把全球触屏老大TPK赶下神坛,成为全球最大的触屏企业;2016年摄像头和指纹识别模组单月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2017年欧菲光在指纹模组领域超过日月光,市占率全球第一;2018年光学业务营收首次超过舜宇光学,成功登顶行业第一。但是成为第一名的代价却是较低的利润率和居高不下的负债。

2012年欧菲光的综合毛利率为20.11%,十年之后的2022年这一数值为-0.1%。当然2022年情况特殊,但三年疫情之前其毛利率就已经降至12%左右。

这就造成欧菲光上百亿的高营收,利润仅为几亿元的独特景象。多次转换赛道,建厂增能也导致其资产负债率由2015年的62.4%激增至今年上半年的79.78%。说明其偿债压力巨大,财务风险上升。

与此同时,在与苹果合作后,对于市场的过于乐观,也导致库存激增难以消化。众所周知,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非常快,欧菲光手里的存货就是一个隐形的“大雷”。截至去年欧菲光还在计提存货、固定资产等减值准备,这也导致其元气大伤。

尽管从今年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其存货情况趋于好转,但欧菲光想恢复到以前的鼎盛时期已经非常难。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遭到竞品公司“背刺”;另一方面在加入苹果后,欧菲光的日子太过舒适,而忽略了新赛道的布局。

智能汽车未成气候,核心技术尚需积累

其实早在2014年,欧菲光就确立了“移动互联+智慧城市”的双驱动战略。2015年收购了南京天擎、华东汽电进军智能汽车领域。2018年又收购了富士天津镜头工厂,进一步加强在车载镜头赛道实力。

从时间上看,欧菲光布局智能汽车的时间并不晚,彼时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自动驾驶配件市场还是一片空白,发展空间相当巨大。

欧菲光的想法也很好,依靠汽车智能化的东风,重新开辟车载镜头、激光雷达等新赛道。这和其光学光电业务依赖手机的快速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时至今日其智能汽车业务的发展是不及预期的。

2018年至2020年,其智能汽车业务营收分别为4.23亿元、4.62亿元和5.57亿元。和百亿元的光学光电业务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在痛失苹果后,欧菲光加大了智能汽车的开拓力度。2022年营收达到了12.12亿元,实现了翻倍增长。但是距离成为第二曲线还遥遥无期。

那么为什么布局智能汽车没有复刻以往的辉煌?一方面智能汽车赛道新老玩家众多,另一方面欧菲光还欠缺核心技术。

首先光学光电器件在智能汽车领域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产品也比较丰富。我们熟知的有红外线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各种核心传感器。所以在这个领域,欧菲光并不像在手机组件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

例如在车载镜头方面,有欧菲光的老对手舜宇光学和联创电子。尤其是舜宇光学在车载镜头领域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其车载业务已经成为手机之外的第二大来源。而欧菲光虽然在此领域也位居全球前十,但和联创电子、弘景光电和特莱斯光学差距并不大。

同时像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传统安防企业也都在布局智能汽车业务,更何况博世、采埃孚等传统汽车配件巨头的实力也不容小觑。那么欧菲光想要与之抗衡,就必须有强大的技术。

纵观欧菲光的发展史,除了滤光片和触屏业务是靠自身技术发展而来外,摄像模组、指纹识别包括智能汽车都是以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展开。欧菲光最大的优点在于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而并非技术。

并不是说欧菲光没有技术,而是缺乏核心技术。苹果之所以会将欧菲光移除供应链,一方面由于欧菲光被列入“实体清单”,另一方面就是其现有镜头模组技术没有达到苹果的要求。所以欧菲光想要在智能汽车业务有所突破,归结起来还是一场技术转型。

结语

目前欧菲光的状况已经开始好转,但是还要多久才能摆脱退出“果链”的阵痛期,这是大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不过即使能走出“阵痛期”,欧菲光已经丧失了在手机组件赛道的绝对优势,很难再重返巅峰。谋求第二曲线才是其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可以看到近年来,欧菲光开始加大研发力度。除了智能汽车业务外,还在布局智能门锁、VR/AR、工业医疗、机器视觉等光学新领域。但是这些新领域能否成为欧菲光的“新马甲”,仍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