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晶科能源(SH:688223)发布2021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70亿元,同比增长20.53%;实现归母净利润11.41亿元,同比增长9.59%;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5.31亿元,同比下降41.74%;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2.29亿元,同比增长28.7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4元/股,同比下降22.22%。

报告期内,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1.7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3.33%,主要系2021年光伏组件主要原材料硅料价格不断上涨,带动硅片价格随之上涨,光伏组件产业链价格无法实现及时有效传导,公司产品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收入结构中,光伏组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76.63亿元,同比增长15.80%,占比达到93.83%,毛利率下降1.69个百分点至13.40%。硅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154.80%,占比为2.85%,毛利率提升10.12个百分点至20.83%。电池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152.37%,占比为1.32%,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2.63%。

2021年,公司加大了海内外“垂直一体化”的产能布局,公司楚雄电池片项目、马来西亚新一期组件项目、四川新一期拉棒项目、合肥一期电池项目、尖山一期电池项目及越南一期硅片等项目相继开工并陆续投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约32.5GW,电池片产能达到约24GW,组件产能约45GW。

报告期内,公司N型TOPCon电池技术取得突破式进展,实现25.4%的实验室电池转化效率,一年内4次打破世界纪录,并快速实现了从实验室到工厂的智能化产线落地,电池量产效率接近24.5%。与此同时,公司2021年11月推出了应用N型TOPCon电池技术,兼具高功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衰减等特点的Tiger Neo系列高端组件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此外,公司安徽合肥、浙江海宁共计16GW高效N型TOPCon电池产能将于2022年初投产,产能一体化率进一步提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球拥有超过3万名员工及12个生产基地,在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组建本地专业化营销团队,累计为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面电站、商业以及民用客户提供先进的太阳能产品和技术服务,实现海外营业收入317.6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75.38%,全球化的渠道布局优势显著。

展望2022年,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实施供应链专业化管理,打造安全、稳定、可靠的设备生态链和材料供应生态链。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和产业数字化推进力度,扩大在N型市场的先发优势。努力完成全年35-40GW的出货量目标,巩固提升公司市场地位,并持续拓展“光伏+”应用场景,加强在BIPV、光伏制氢等领域的深入布局。

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10.69元/股,总市值1069亿元。近期,共有三家机构给予公司“买入”评级,五家机构给予公司“增持”评级,其中光大证券给予2022年目标价14.21元/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