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过,真武镇曹桥村“渔光互补”发电站项目区,数百亩水面碧波荡漾。水面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整齐排列,一望无垠;水面下,鱼儿畅游、虾蟹嬉戏。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互利交融,奏响绿色“渔光曲”。

曹桥村地处真武镇西北,境内地势低洼,拥有上千亩废旧鱼塘和滩涂资源。“废滩地里也能刨出金,关键在于挖掘利用。”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吉席介绍,2015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中节能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15MW。

站在项目西侧,上万块多晶硅电池板,高低错落分布在15个方阵上,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仿佛给鱼塘披上了“蓝盔甲”。

“光照时间越长,发电量越多。昨天,光照时间约11个半小时,发电8万度。今天,到下午3点,发电量已达7.2万度。”陈怀华是该村“渔光互补”项目基地负责人,3月10日,记者联系到他时,他正在密切关注发电站的发电量。

陈怀华说,光伏发电属国家鼓励的绿色能源项目,目前该项目年均发电1800万千瓦时,全部并入电网卖给国家。仅发电量一项,年可产生效益1800万元,日产效益5万元。

“这个项目,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群众增收。”王吉席告诉记者,“渔光互补”项目,有效利用村里废旧鱼塘和滩涂480亩,形成“上面发电、下面养鱼”的集约发展模式。

王秋是该村水产养殖大户,承包了渔光互补光伏板下的5个塘口,套养混养龙虾、螃蟹等特种水产。春节后,他陆续往3个龙虾塘里投放了4000斤蟹苗,与龙虾混养。“5月份龙虾上市,10月份螃蟹上市,希望今年再有一个好收成。”说到这里,王秋眼里满是憧憬。

“只要动脑筋,处处有黄金。”村民吴正明承包80亩水面。过去,他主要养殖鲫鱼、鳊鱼,效益平平。近几年,在村干部引导支持下,他开动脑筋,选择鳜鱼、鳞鱼等特水养殖。目前年纯收入超30万元,效益是往年的好多倍。

“‘渔光互补’项目,不占农业、工业和住宅用地,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价值,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多赢。”王吉席表示,下一步,该村将优化光伏组件下的水产养殖,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模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