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举行的上海SNEC光伏展上,正泰绿色能源产业携多款组件新品,及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同时,该公司董事长、总裁陆川也接受了媒体专访。
他就目前国内外新能源市场的瞬息变化、正泰新能源产业布局及对未来的展望等,与我们展开了一番深度对话。以下是对话精华:
提问:如何看待当今美国、欧洲两地的新能源市场变化?明年6月份,美国可能会启动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组件的征收举措,您如何看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陆川:美国市场,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现在由亚太地区出口到美国的光伏产品价格高,差价大。东南亚的生产成本,如果直接对比国内其实并不高,但电池成本会略高。总体而言,如果从东南亚地区出口到美国市场,要比从中国大陆地区出口到美国更有优势。不过,这也会导致美国将大量的产业利益输送到东南亚。
第二,美国会进行关税征收,不过也给了一些时间用来过渡。不然这会导致美国市场装不上太阳能组件。美国的大部分组件供应都来自中国地区,中国作为一个大型的光伏制造产业链,它很容易满足美国的需求,也能持续保持对美的供货。
第三,美国会要求本土制造,但它短期内无法建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因此美国本土的组件供应不稳定,所以目前还是一个进口状态。
欧洲的光伏玩家,相对于美国人来说就比较理性。举个例子,欧洲大范围90~95%的供给是来自中国地区的。但这样的结构下,欧洲客户就觉得更容易接受。所以,他们的想法是最好欧洲给出5~10%的配额,要求本土制造且享受特殊的补贴政策(如有两分钱的补贴),这样就能鼓励部分制造业回归欧洲。
到了明年6月,预计美国对东南亚地区(泰国、柬埔寨、越南和马来西亚地区)的组件关税政策未必会实施。不过会有一个反规避的政策。无论如何,这都取决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和地缘政治形势等。同时也取决于美国政府对于行业市场的预判,到底美国组件届时是否会断供,要到时候再看。
提问:现在欧洲、美国的市场规划是什么?不管是电站上的产品,还有一些一体化战略方面。
陆川:欧洲到2030年的新能源规划是清晰的。目前来说,它有3个规划方向。第一:欧洲大部分执政党都是倾向于搞清洁能源的。第二,到2030年,无论欧洲某个国家的新能源规划,还是欧盟对所有成员国的义务性条款,它必须要实现相关清洁能源的发展,不然会影响到该国的欧盟补贴获取。
第三,欧洲市场的新能源需求规模已确定。同时,现在欧洲也在做清洁能源的基金,如果资金不够那么就通过征收碳关税的形式实现。碳足迹和碳关税可以让欧盟获得经济上的平衡。
另一方面,欧洲需要的清洁能源装机量至少是现在的5~10倍,也就是说未来的需求只会更多、不会少。整个光伏市场的需求较旺盛,因为欧洲地区的总体思路在于风电只能运用在海上。
对于美国市场,在产能上做布局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在亚欧大陆十字路口的土耳其也是个不错的产能布局选择。而且,在那边有布局之后,还可用于满足一部分欧洲地区的光伏需求。业内预计:全球的装机应在280GW~ 300GW左右。中国在160GW~180GW左右。
未来正泰肯定是往一体化的方向走,比如说从硅这里下来,做拉棒、切片、电池及组件,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毛利。叠加各个产业链之后,对于市场的把握有好处。
提问:可以预测一下硅料今明两年的TOPCon产量占比么?以及市场价格走势。
陆川:目前我们的海外组件出货量占比是40~45%,不过光伏的需求是动态的,因为现在N型和P型组件的差价很大。一部分客户在做P型;大部分人的N型组件都准备好了。
现在由于n型下游环节的需求强烈,让n型的电池价格涨得高、卖的贵,因为市场缺电池。n型电池现在并没有这么多,所以导致电池卖得很贵。
P型市场则不同。预计与当年淘汰多晶一样的,可能到最后时刻,P型(产品的)价格会是天价。因为有些电站是用P型设计的,融资方式让它无法更改设计。然后市场上又没有P型的产能。卖天价之后,P型可能就会彻底退出。
今年展会空前火爆,因此有可能未来的产业过剩会到来。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如果有的企业不停地计提、减值,就说明它非常健康,因为它已把落后产能淘汰掉了,(这对行业、对企业都是好事。)
提问:如何看待运维行业的变化?
陆川:光伏运维行业,其门槛较低,导致运维现在很多央企是以清包工的方式在招标。目前运维市场有很多参差不齐的服务商,但相信市场需求一定会回归到重视运维质量的方向上来。
在海外,光伏电站的运维运作较成熟,它的电站基本无人值守。国内地面电站需要有人值守,因为要接调度的电话,电网公司会联系电站。海外没有这个要求。
在国内,凑人头的压力就有点大,很多央企客户对一个电站上有多少人值班是要点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