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Trend储能获悉,3月16日,欧盟发布《净零工业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提案,强调战略净零技术本土制造能力。法案提出,欧盟将建立框架性措施以支持本土净零工业的创新与生产能力,2030年前欧盟战略净零技术(Strategic Net-zero Technologies)的制造能力将满足REPowerEU及绿色公约倡议下至少40%的年度预期需求。
图:本次法案提出的战略净零技术产能目标
具体而言,欧盟本次提出的战略净零技术包括太阳能、风电、电池/储能、热泵/地热能、电解槽/燃料电池、生物燃气/生物甲烷、碳捕捉与储存技术以及电网技术八大类型,其中光伏、风电、电池2030年的目标产能规模分别为30GW、36GW以及550GWh。
(相关资料图)
欧盟是能源转型先驱,对国内产业链实质性影响有限
欧洲是能源转型的先驱者,率先提出2050碳中和目标,势在必行的能源转型刺激着当地储能需求高速增长。早在去年,欧洲储能协会(EASE)就发表题为《Energy Storage Targets 2030 and 2050》的研究报告,其中提到,基于最新的气候目标,到2030年,欧洲需要部署67GW电池储能,以确保欧洲能源经济安全。
《净零工业法案》草案中明确指出欧盟在某些净零技术及其组件方面严重依赖或有可能变得依赖集中的进口。草案指出,三分之一的电动汽车和电池以及几乎所有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和燃料电池都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
图:清洁能源矿物供应链及全球主要供应国
图源:CSIS
根据草案,欧盟将下定决心引领清洁技术革命,从清洁能源技术的净进口国实现清洁能源技术独立自主甚至净出口国的转变,体现了发展其本土制造的雄心勃勃。但实际上,欧盟想要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和供应链本土化较难兼顾,短期内欧盟仍需依靠国内新能源产业链,对国内光伏和储能产业链实质性影响有限。主要原因如下:
欧盟本土制造成本远高于中国:光伏来看,若将中国供应链排除在外,在短时间内势必难以达成欧洲光伏装机目标。考虑到欧盟本土制造的成本远高于国内,供应链本土化增加的额外成本最终仍将由欧洲各国政府与终端消费者“买单”。从火热的户储市场来看,欧洲储能产业发展较早,其户储市场主要由本土企业主导,对我国产业链实质影响有限。
法案还未生效:目前草案只是倡议,还未完成立法进程,这一规定立法施行前对中企业务没有直接影响;具体条款还有待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谈判,仍有不确定因素,后续需获得欧盟议会与欧盟成员国通过后方可生效,而该过程最长需要两年的时间。
如果立法通过,该受限情况需根据原产地和市占率情况整体来看。市占率高的产品中,若企业已经做好海外布局(东南亚、美国和欧洲等),或可规避欧盟对国内进口的潜在限制。
欧洲储能规划目标及近年来新增电池储能装机规模
2022年欧洲电价高涨,能源危机致欧洲户用光储的高经济性迅速得到市场认可,光储需求开启爆发式增长。
据集邦咨询数据,2021年,欧洲电化学储能装机2.86GW/4.3GWh,增速达114%/106%;2022年,欧洲新增装机预计达5.44GW/8.14GWh,增速达90%/89%。
图:欧洲历年新增装机规模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即使面临了诸多挑战和变数,全球储能产业依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当前,新型储能技术百花齐放,众多企业跻身储能赛道,伴随着政策驱动、需求激增、技术创新、成本下降、扩产出海等浪潮,储能产业链羽翼渐丰。从长远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储能产业将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全球来看,当下各地区围绕绿色产业的分歧,本质上是对未来绿色经济优势的争夺。在向净零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各主要区域市场的竞争力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清洁技术的能力。长期看,全球清洁技术产业的发展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国际竞争,美欧在绿色经济领域的争夺拉锯及经贸分歧或将持续上演。而我国在光储等绿色能源产业链上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制造优势,预计在需求高景气的态势下,技术领先、有海外布局的中国企业或将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