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态化打破了中国人原有爱热闹的特点,出省出市旅游受到疫情发展“区域性”限制,本地休闲旅游崛起,团队旅游近乎“团灭”,散客旅游盛行,景区只依靠口碑和门票经济,难以为继,景区亟需通过拓展直销渠道运营私域流量、获取更多增量客流和拓展非门票收入以实现转型。
第一个问题,景区是否需要提升,毋庸置疑,不做出改变,寄希望于疫情瞬间结束或者国家大力补助,这都不可行,甚至说是在“等死”。
但是也有景区从业者开玩笑表示:不提升是“等死”,提升就“死得更快”。其实这是景区没有摸到提升的诀窍。
景区提升目的不同,手段也不相同,有的景区提升是以升A为目标的,就要严格遵守A级景区评定的标准,一条条的审定,可以参照《绿维解读:景区创A升A核心要点》。以营利为目的的景区提升应该注重以下两点:
01
开源——注重多元业态创新
从经营的角度来看,提升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盈利,拓展非门票收入是重点。把握景区现有消费业态,积极增加新消费业态,对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绿维文旅认为,景区消费业态可通过四个关键词推进,即“进阶、创新、赋能、外延”。
“进阶”指的是餐饮店/街(吃)、特产纪念品店(购)、旅游交通(行)、节点型体验项目(游/娱)等传统商业的升级。
绿维提示:一招鲜吃遍天,在经济形势不佳,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要把握景区优势业态,集中优势业态进行提升。一个点做到极致,就会变成景区引流的利器。
“创新”是指增加新型业态,可通过通过艺术化、科技化、亲子化、演艺化、活动化、场景化等途径,打造文创网红店、虚拟体验馆、亲子体验园、微型小剧院等相关业态。
绿维提示:可以采用招商、合作、合伙等方式,引入优质业态,也可以自己开发新兴业态。要根据自有资金的情况,进行业态的选择,最贵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绿维总结出了导入网红项目的两大痛点: 第一,引流方面,一般网红产品相互无关联,产品对品牌无带动;品牌无特色。第二,盈利方面,网红产品生命周期短;市场营销与二消不联动。
“赋能”是指通过创意集市、地摊集市、网红集市等主题型流动商业及美食节、啤酒节、音乐节、慢跑节、汉服节、国潮节等节庆,快速带动景区流量和营收,从商业角度也可称之为“事件型商业”。
绿维提示:节庆活动是引爆客流非常好的方式,活动一定要有好的策划和执行,做好各种危机预案(特别是疫情突然发生,活动如何延期等的预案)。
“外延”的目的在于从“到地消费”变成“时时消费”,从线下商业到搭建线上消费平台,如故宫景区开设的“故宫淘宝”、华侨城集团搭建的“花橙旅游”一站式在线旅游服务平台。
绿维提示:线上消费平台搭建也需要有预算,既有技术搭建预算,也要有营销预算。建设平台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实现线上收益,可以在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已有的销售渠道,建立自己的账号,做好线上线下平台互通。
02
营销革命——社群营销和出奇制胜
消费者的旅游活动从过程角度来分可以分为行前、行中和行后三个阶段。其中行前有可以分为激发旅游意愿、找寻旅游信息和询价预定购买三个环节,行前阶段是旅游活动形成的关键和核心,因为它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和决策。
绿维提示:要充分了解客源地游客需求,有针对性的做好营销活动。
旅游资源端的管理部门除了一部分企业化经营外,一部分还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旅游管理部门要改变自身观念,变被动营销为主动营销,将官方微博、抖音账号等平台的粉丝有效转化为忠诚游客和口碑宣传大使。
绿维提示:要有效利用官方微博,跟好热点,做有效的景区宣传。
一些旅游目的地尚缺乏网络咨询顾问,或者是设置了在线咨询但没有起到真正的效用,反而成了一种虚无的附属。因此,需要加强咨询智能化设置和相关管理,有效提高官网形象和游客满意度。
绿维提示:网络咨询顾问不能完全被智能回答代替,缺少了温度,应该有效利用现有的网络体系,让网络资讯顾问成为网络沟通的代表。
当下,网民热衷于社交网站已是不争的事实。旅游资源端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如微博、微信、知乎、豆瓣、小红书等客户端平台挖掘营销潜力,将这些平台的用户进行有效转化,以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客源。
绿维提示:社团营销需要的是专业人员的运营和维护,建立微信群、QQ群等,形成社群,维持社群活动至关重要。
随着短视频的广泛流行,旅游短视频成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又一商机,借助于短、新、快、奇的短视频内容,带火了一大批国内旅游目的地。可以说,旅游目的地已经进入网红时代,短视频成为目的地营销的热门方式。“短视频+景区”的这种营销模式自带流量、自带粉丝、自带传播效应,通过拍摄并上传景区的短视频可以放大景区的核心优势。
绿维提示:定位不清晰、缺乏好内容都是景区短视频营销应该避免的问题。想要“短视频+景区”发挥最大的价值,就需要用心运营短视频账号,从前期的定位到内容的制作都需要大量人才的投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