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至30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央视的报道称,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新突破,从芯片、电池技术、移动充电站到智能驾驶全产业链不断创新。

央视的报道称,在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这家以北斗和时空能力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利用全球首个车道级导航服务,支持超过25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高级驾驶辅助功能。

千寻位置CEO 陈金培说,利用北斗系统能力加上我们地面的系统能力,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支撑,帮助整个智能汽车可以在行驶的过程中基于时空进行规划、决策和控制。

今年是千寻位置首次亮相这一车圈“顶流”盛会,与比亚迪、理想、小鹏、吉利、华为、长城汽车等众多车企合作伙伴、行业专家共话汽车智能化发展新路径。作为百人会成员,千寻位置CEO陈金培受邀出席百人会理事会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形势与政策研讨会。

首次亮相百人会论坛,千寻位置便秀出“硬实力”。自研时空智能芯片模组“大家族”把展台摆得满满当当,包括千寻步光国产自研高精度定位芯片BG1101、BM31X1北斗三号卫星通信芯片、MC382M全系统全频高精度定位模组、MC282A双频高精度组合导航模组、MC282M双频高精度低功耗定位模组等。千寻自研车规级自研域控P-Box、千寻途灵时空智能路侧单元(RSU)等车路云一体产品也同时亮相论坛。

(千寻位置自研时空智能芯片模组在论坛期间展出。)

面向智能驾驶领域,千寻位置以十年技术深耕构建“芯片-终端-云端”全栈时空智能体系,不仅为智能驾驶汽车提供时空智能服务,还提供从芯片模组到终端的整套方案,为 L2 + 及以上智能驾驶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 “时空底座”。

通过自研芯片与云端算法协同,让车辆在电离层扰动、信号遮挡等复杂环境下,仍能保持厘米级定位精度,完好性达到 10⁻⁷/ 小时(相当于 1000 年才可能出现一次错误)。在此过程中,千寻位置还融合AI推理能力,繁衍大气电离层的变化规律,以减少其对智能驾驶等智能设备定位的影响;AI算法自适应各种环境变化,持续提供高可靠和稳定的时空服务。

“从我居住的城市返回家乡,全程101.8公里,自动驾驶帮我开了100.5公里。全程几乎不用介入操作。作为千寻一员,我很自豪,因为支撑这辆车实现智能驾驶的,正是千寻提供的时空智能服务。”陈金培表示。

随着新能源车市占率提升,时空智能正从“高端选配”变为“智能标配”。从2019年首款车型搭载至今,千寻位置时空智能服务定点车型已超100款,累计服务250万辆具备高级辅助驾驶(NOA)功能的智能汽车,服务时长超过30亿小时,在新能源车企中的渗透率突破75%。

3 月 30 日,在以 “加速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 为主题的智能汽车创新技术与产业论坛上,千寻位置副总裁辛鑫发表演讲时表示,未来的出行将从二维平面跃升为三维立体空间,时空智能不仅是智能汽车,还将是低空飞行汽车、具身机器人等智能生命体的核心支撑,时空智能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千寻位置是全球领先的时空智能科技公司,成立于2015年8月。公司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兼容 GPS、GLONASS、Galileo)基础定位数据,利用遍布全球的5000多座GNSS星基/地基增强站,自主研发的定位算法、芯片及大规模互联网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累计接入终端设备超过23亿。

千寻位置同时具备多传感器算法协同、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智慧城市、行业数字化升级等提供云芯一体、数实融合的全栈解决方案。

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以“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20+政府有关部门领导、30+院士专家、100+汽车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