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常生活中大家较常接触的竹工艺品,莫过于蒸笼、竹箩或雀笼等,俱以实用品为主,最近英国殿堂级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V&A Museum)购藏了一件作品《红叶》,正是出自本港竹工艺师刘美仪之手,该作品现已成为博物馆的东亚系列馆藏之一,印证了香港竹工艺品由实用跃居至当代艺术层面,在世界舞台具独当一面的能力。
访问刘美仪当天,她正身处日本,为下一件作品努力创作中。对于《红叶》被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购藏,她感到欣喜,谦逊认为这光环并非属于她个人,还有一直支持香港工艺师的各方机构。刘美仪自幼爱好编织,在一次志莲净苑的展览及工作坊中,认识到竹艺。她说当时正处于人生交叉点,思考着人生下半场该怎样走?结果她毅然选择结束执教多年的美术老师工作。刘美仪称,当初离开教席后,曾细心研究要往中、日、台哪里学艺?由于以往常到日本旅游,她决定前往一个自己喜欢的国度,由零开始,于是选择了日本。由学习日语,到最终选择在京都传统工艺大学修读竹艺,刘美仪自言都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抉择,唯一没动摇的,是她对竹艺的热爱。
▲《红叶》原是刘美仪在京都传统工艺大学修读二年级的功课之一。
▲斩竹、开竹、削竹,一手包办。
▲香港近年的竹工艺品已渐走出日常用品层面。
▲刘美仪弃教席,选择往日本深造竹艺制作。
▲香港曾经也是雀笼的制作地方。
斩竹削竹一手包办
说到《红叶》,原是她在京都传统工艺大学修读二年级的功课之一,作品一如其名,形状像一片叶,叶片一端微曲,充满自然美态,“当年求学,天天身处大自然中,顺理成章于大自然取材,结果选了红叶为题。我以‘网袋’密编方式制作,先将竹支染成不同深浅的橙、棕和绿色,再以冷暖色交杂编织。染料都是天然的,还须上漆以稳定颜色,过程如同做实验,但我很享受,每次都有些新发现,很有趣,也不断丰富了我的经验。”
《红叶》花了约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刘美仪称过程中最难的并非设计,而是竹材的处理。在日本,卖竹材的地方多,若找不到合心意的,她会自行上山拣竹,斩竹、开竹、削竹,一手包办,虽然花上不少时间,过程却充满惊喜。刘美仪坦言在竹艺这条路上,她一直走得战战兢兢,很多时都抱试着做的心态去尝试,她笑称作品完成后往往跟原先设计的很不同,毕竟要克服的技术问题太多。
近年很多香港艺术家偏爱在作品中加入带本土元素的设计,某程度也是一种身分认同,刘美仪虽也认同创作要带有时代气息,但暂时她仍是凭感觉创作为主、随心而行,作品偏向和式的素净淡雅,以自然为主调。不过偶然她也会为作品构思新意,如现正制作的一件作品,将尝试大玩色彩,营造出抢眼效果:“竹本身呈啡、黄色,染色后,鲜红色会成为枣红色,黑色也非常见的那种黑,会偏墨绿或偏蓝。”掌握竹染也要花一轮工夫。
各地不同竹艺特色
作为竹艺师,刘美仪会不时前往世界各地包括日本及台湾等参观竹艺展览。对于各地竹工艺,她认为台湾的竹艺品实用性较强,观赏性其次,日本则刚好相反,实用之余更强调观赏性,感觉更高雅纤细,也更具个人特色。竹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一直被广泛使用,包括日常料理中的食器、家品,以至神社寺庙的结界(即竹篱笆)等,不少都以竹制成,除因当地竹材价钱平,竹的实用性也高,几乎每个部分都能用上,因此极受匠工欢迎,也对竹工艺的发展有极大帮助。
回顾香港,刘美仪认为港人对竹工艺并非没兴趣,“在香港也有不少从事竹工艺的年轻人,有人更开班教学及出DIY体验包,这都是很好的点子让普罗大众有接触竹工艺的机会。”不过她同时表示,在香港发展竹工艺有一定困难,除相关的展览不多,信息较缺乏,还有材料供应的问题。
刘美仪坦言在香港要买一根竹十分困难,没甚么地方可买到,就算有也未必适合,加上处理竹材的步骤繁多,香港狭窄的空间难以应付,都是本地竹艺师们面对的难题。但她觉得香港还是有条件发展竹工艺的,虽然单凭工艺师的个人力量是孤掌难鸣,但坊间现已有艺术组织将工艺师们链接起来,像近年积极支持香港工艺师的飘雅活艺基金会,可让工艺师们互相认识,甚至联乘创作,能产生更大的力量。长远计当然还须有政府的协助,如尽力保留一些传统工艺,或协助其转型,说不定能因此发展出具香港特色的工艺产业。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