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楼市手段层出不穷,随着经济压力的步步倒逼,有不少学者、行业人士提出全面松绑楼市,这一幕和前几年经济低潮的情况何其相似。房地产产业确实是经济的支柱,产业链众多,但持续刺激的副作用也很明显,这些年争论很大。且不说中央此前已有定论,就算是真能全面放松,但在经济疲弱和疫情影响下,有消费能力的人并不多。但现在都是刺激消费和基建,没提房地产,似乎说明了中央的态度。

今年已有80多个城市发布松绑政策。仅4月份,就有30多个城市调整房地产政策。仅从市场端来讲,政策内容涉及松绑限购、松绑限售、放宽公积金、下调首付比例、下调房贷利率、提供购房补贴、棚改货币化安置等各种手段花样百出。

但短期效果并不如意,在经济压力的持续倒逼之下,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稳增长大力兑现,稳增长具体怎么“稳”?地产要不要松?基建怎么搞?不少学者以及行业人士认为“救市力度不够”,开始呼吁“全面松绑楼市”,目前的场景和前几次经济低潮期有几分神似。

如经济学家任泽平就提出,“不上纲上线,客观评估房地产,不扩大不缩小,更不要妖魔化房地产”。

在房地产方面,任泽平认为是稳经济的关键。他以房地产和新能源汽车比较,“房地产去年卖了18万亿,房地产还拉动了五六十个上下游行业,包括建筑建材、玻璃、水泥、家电等等。根据测算,房地产全产业链带动大约是30万亿”,而新能源车“卖了352万辆,大约一二十万一辆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大约六千亿,不到七千亿。如果加上上下游,正负极材料、锂矿,包括一些软件开发智能驾驶等等,加起来我们预计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可能是一万多亿,不到两万亿”。

为了进一步强调地产的重要,他的观点甚至有一些威胁。

“房住不炒”是近年来中央定下的国策,推出之前也面临重重阻力,这可谓是房地产调控的底线。每到经济低迷时,就想到“提振地产”,无异于饮鸩止渴。

目前,在“楼市全面松绑”上,中央层面还没有任何松动的口风。最近的重大会议就是今年的两会,虽然和之前的调控政策相比有所松动,但还是划定了房地产调控的上限。

其中包含了三方面的意思:一是持续弱化房地产的投资金融属性,从源头引导房地产向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转变,保持房地产“三稳”市场行情。二是租购并举,把发展长租房、推进保障房、支持商品房作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三是因城施策,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的区域化房地产调控留足空间,而促进房地产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意在稳定行业和市场。

就算有意外的利空出现,“房住不炒”的政策松绑了,真有像之前几次的经济低潮期那么多的购买力吗?

房地产上涨的预期已经改变了。

近几年各地对房地产调控力度较猛,仅是2021年,全国各地的房地产调控就高达651次之多,投资性购房需求已经退出,他们害怕在这次房地产调控松绑之后,万一又要进行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自己岂不是又要被套在楼市当中,所以,投资性购房需求不敢入市。此外,从去年开始,棚改变成旧改了,已经没有了拆迁居民购房需求,各地的楼市成交量自然会冷清下来。

此外,近些年,国内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就连互联网企业也都在裁员,与此同时,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地又要开展防疫工作,这对一些行业产生不利影响,比如餐饮、教培、旅游、实体店等,老百姓对自己未来收入的增长预期降低了,担心失业的预期上升了,很多家庭也都取消了购房的计划。

低端收入家庭的房子严重依赖工资,他们的房子会面临贬值压力。即使经济发达城市的和核心路段的房子还会继续抱团拉升,但也无法刺激全局性楼市无力驱动经济增长的。

可以看到现在的房地产的尴尬:放松楼市调控的城市越来越多,购房者和开发商却无动于衷。

所以,期望靠地产挽救经济的,洗洗睡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