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人,更像是期盼破局。
(相关资料图)
文/每日财报 栗嘉
自2009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健康险的定位以来,我国健康保险经历了高速增长,保费规模从2010年的677亿元增长至2022年8653亿元,最高增速接近70%,成为保险行业的重要增长引擎。
但是自2017年开始,我国健康险增速从高点跌落,截至2022年末,健康险增速已跌至2.4%的历史冰点,业界对于未来发展的忧心忡忡。
如此背景下,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少健康险公司越来越多地重新审视业务布局。就具体动作而言,高管“换将”开启新一轮人事调整成为第一要务。《每日财报》注意到,近半年来已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三家保险集团旗下健康险公司,迎来新总经理或总裁人选即将挂帅上任。
代入当下整个健康险市场保费增速持续放缓,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不难感受到高管团队的密集更替,恰恰体现了健康险公司的期盼破局。那么,换人能否实现预期呢?
太平洋健康险增速稳健
太平洋健康险方面宣布,由尚教研担任总经理,其任职资格已经获得原银保监会核准。值得关注的是,尚教研出身互联网公司,曾任腾讯微保副总裁,此前还就职于平安健康险,担任个人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兼营销总监。
业绩方面,2022年财报显示,中国太保财险部分中的健康险业务收入达146.41亿元,同比增长20.0%,占总财险业务收入比重8.59%;综合成本率101.6%,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偿付能力方面,2022年太平洋健康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54%、256%,分别较2021年提升116百分点和127百分点。
不难看出,中国太保在2022年整个健康险市场下行周期影响下,还能保持较高增速实属不易。当然这也与之一直以来的健康险业务战略调整布局有很大关系。
据悉,2022年中国太保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深化健康险业务布局,推进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巩固政保合作平台,加强对大病保险、意外医疗、防贫扶贫等存量业务的挖掘,同时充分拓展慢病保险、长护保险、惠民保险等市场潜力。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还加快中高端商业健康险等产品研发和保障供给。比如,太平洋健康险于市场推出了“太保仁医”高端医疗服务,并针对高端客户、少儿等特定人群开发“广慈瑞源”“和睦小元宝”等专属产品。
人保健康总裁内部仟升
而早在2022年11月,人保健康就发布公告称,邵利铎将担任公司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邵利铎在保险行业履历较为丰富,来自中国人保内部,此前就一直任职于人保财险,先后担任人保财险首席信息技术官、人保财险总裁助理、人保财险党委委员、副总裁等职。
2022年,于人保健康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仅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70.0%;而且保费收入首次迈上400亿元平台,达410.22亿元,同比增长14.5%,保费规模更是在专业健康险公司中居于首位。实现新业务价值也达到10.35亿元高位,同比增长35.3%。
此外,人保财险从承保端强化承保管控,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优化产品管理模式,从而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业务质量。比如,在赔付率方面,其2022年意外伤害及健康险赔付率81.6%,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100.4%,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在深入践行“四新6”发展思路下,人保健康可圈可点的业绩得以延续,呈现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经营质效持续提升、风险防控扎实推进的良好态势。报告期内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6.79亿元,同比增长 10.7%;实现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57.0%。
平安健康险业绩滑坡
与人保健康高管由内部迁升不同的是,平安健康则选择外部聘用。今年3月,平安健康险新任总经理人选确定,将由朱勇担任。
据悉,朱勇自1995年起加入保险行业,拥有丰富的保险行业经历。在担任该职务之前,朱勇自2015年以来一直担任同方全球人寿原总经理。
在中国平安2022年年报中,所披露的健康险保费收入大约为1400亿元,而这一数值在2021年达到1644亿元,减少了近244亿元,同比下降14.84%。
在规模保费方面,2022年其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规模保费总计5430.14亿元,其中,长期健康险规模保费较2021年的1173.05亿元减少3.05%至1137.33亿元;意外及短期健康险达426.99亿元,同比2021年下降4.0%。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由于多个地区的代理人展业、培训等线下活动受限,叠加居民消费能力及意愿的阶段性减弱,削弱了代理人的销售机会,使得平安价值成长不断承压。2022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288.20亿元,同比下降24.0%。
不过,好在今年一季度,中国平安健康险业务有所好转。一季报显示,平安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达400亿元;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8.8%至137.02亿元;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实现规模保费2343.33亿元,同比增长15.1%。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平安健康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远高于监管水平,分别达208.8%、254.5%。
结语
虽然近一年半以来,健康险市场氛围有些沉闷,健康险专业公司的业绩也很难延续过去高歌猛进的增长势头。但客观来说,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保险公司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
可以预见的是,在经济下行周期还没结束的阶段,健康险市场还会面对不少的增长压力。但也不必过于悲观,因为于这些大型健康险保司而言,都在积极寻求战略变革,有的发力高端健康险市场,有的在不断提升健康险数字化融合服务等等,这些都是机会。
接下来,至于这三家企业能否迎来重大的新变化,《每日财报》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