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变与不变
作者:徐勇
编辑:令煜
(资料图)
风品:吴双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又是一年财报季,拼多多用一份韧性双高增,诠释了一个新电商开拓者的成长可能。
如何做到的呢?
01
营利韧性双增 连续七季度盈利
LAOCAI
2023年3月20日,拼多多发布2022全年业绩:营收1305.58亿元,同比增长38.97%;归母净利315.38亿元,增长305.96%。第四季营收39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近95亿元,增长43%。连续七季度增长,再度展现出超强的盈利能力。
双位数高增,驱散了不少看空声音。考量在于,从股价走势看,市场似乎仍有疑虑,这被一些舆论解读为第四季业绩不及预期。
但在铑财看来,超40%的逆势双增已很不易,成长韧性够稀缺。深入一度,看预期下菜碟才是资本常态。上述观望或和芒格一样,担心拼多多能否搞定日益内卷的竞争?来势汹汹的竞品?
02
从百亿补贴到百亿农研
传统农业重塑
LAOCAI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
回顾成长历程,可以说,拼多多一路逆袭从不缺质疑声。正是一次次价值自证,成就了其做大做强。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本着创新消费者体验,为最广大用户创造持久价值的目标,上线不久便崭露头角。截至2020年底,年活跃买家数达到7.884亿人,跻身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
短短5年,异军突起、跻身新王如何做到的?
有天时地利更有人和。诞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拼多多敏锐捕捉到了市场新变化、用户新需求。靠着 “同品最惠价”的平台定位,迅速在下沉市场打开局面,夯实了新电商开创者地位。
彼时,各大电商平台仍强调规模优先,以GMV论名次,靠新用户拉增长。而拼多多已在思考更持续、更长久地黏住用户、赋能商家,试图打造一个系统共赢的供需产业链来提升口碑体验。
2019年“618”期间,拼多多正式推出“百亿补贴”政策。活动上线100天,参与用户便超1亿。同年三季度,平台活跃买家数增速从二季度的9%升至11%。
如此成效,也让该活动成为长期策略。2019年至2021年,拼多多活跃买家人数分别为5.852亿、7.884亿、8.687亿,同比增速40%、35%、10%。同期,GMV为10066亿元、16676亿元、24410亿元;营收301.419亿元、594.919亿元、939.499亿元。
除了纸面数据,“百亿补贴”有效扭转了拼多多出道以来低端、假货的片面形象,快速吸引了不少中高端消费者及品牌商,算得上点石成金。
庞大的市场增量,最终达成规模效应,2021年拼多多扭亏为盈,达到77.69亿元。有力回应了市场上粗放烧钱、不可持续的质疑。
当然,新挑战也是多维的。
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购物用户数达到11.12亿人,电商业渗透率高达94.7%。同时,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电商平台成长压力肉眼可见。
面对新问题、新变化,拼多多再次展示了新电商开创者的进化力量,酝酿新的点石成金。
2021年8月,拼多多设立“百亿农研专项”,并宣布将把年内二、三、四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该专项,以持续推动农业科技普惠发展。
换言之,从重营销向重研发战略转型,加速质量奔赴。
消息一出,市场纷纷表示看不懂。农产品作为非标品,链条冗长、品质难控、利润也薄,与高毛利的电商生意完全是两个极端。为啥如此押宝呢?
实际上,两者渊源能追溯到平台创立之初。一句创新消费者体验,为最广大用户创造持久价值,刚需农产品怎能缺席?
细观“百亿农研”,除了关注农产品本身,还会深入到供应链、产业链,多维全面赋能堪称一次对传统农业经济的系统重塑。
用拼多多董事长陈磊的话来讲:“我们希望,可以用科技带动农产品上行,让数字经济为更多乡村社区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
财报显示,2021年三季度至2022年四季度,拼多多连续6个季度单季研发投入超20亿元。2022全年总研发费首超100亿元,高达103.85亿元,同比增长15.48%。
从百亿补贴到百亿农研,拼多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初心没变。
03
加速向实、质量奔赴
拼多多价值新壁垒
LAOCAI
带来什么改变呢?
近期,京东上线“百亿补贴”,外界担忧新一轮价格战开启。
对此,陈磊在电话会上表示,良性竞争对于消费者以及整个行业而言都是有利的。“拼多多将持续投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品质与价格的双重期待。”
换言之,提升质价比、性价比永远不变。而这背后需要生产企业、合作伙伴的多维度升级,拼多多的“百亿研投”深意即在于此。
与同行相比,赋能农业拼多多无疑是行动最早、成果最多的那一个。早在2018年,其便创立了“多多大学”,建立线上线下两条专业性“扶贫产品上行与互联网运营”课程培训通道,以解决好产品出村、即“最初一公里”难题。
随着“百亿农研”的推出,拼多多赋能焦点扩展到了种植、农研、农机以及数字化等更深层问题,即“产前一公里”。
2022年6月,“拼多多杯”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全国总决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0支队伍,交流了彼此创新成果。
8月初,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上,在没有土壤日照条件下,参赛团队精细调控温、光、水、肥、气,设计优化智能算法,以低能耗和短时间,种出了高产量、好品质的生菜。
四季度,拼多多还落地了“第三届全球农创客大赛”“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等全球性、高水平农业赛事活动。鼓励青年科研人员走进山林大棚,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将成果落脚在乡村振兴上。
2023开年,拼多多又推出了“农云行动”。对优秀新农人进行小规模针对性辅导;提供全链路的农产品上行基础设施服务等举措,帮助地方产业数字化转型。
农业改变,人才先行、科技先行!比赛只是一个形式,拼多多深意在于为那些愿意扎根农村的学子、科研人员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只有更多人才资源聚集农业、扎根乡村,才能真正让两者脱胎换骨。
持续蓄力,一些可喜改变已经出现。2022年底,拼多多在全国20多个省份发起“暖冬行动”,帮助解决各地农产品面临的存储、流通等问题,累计收购农产品近3000万斤。
比如,历经十多年培育才成功上市的烟薯25,作为烟台农科院授权的脱毒种苗,其有一整套起垄、深耕、覆膜的种植方法,从而“源头”上保证了产品品质。一面世便快速跻身网红爆款,拉动了山东烟台当地的甘薯产业发展。
不要小看这一个个小改良、一个个小进步。让农户种出更好产品、卖出好价钱,让消费者尽量少花钱、吃到更优产品。正是这份朴素悠长的“乡情”,拼多多扣准了农业。在持续优化这幅供需赋能拼图中,拼多多也插上了强力成长的翅膀,有了上述业绩的韧性双增,以及无惧竞争、持续成长的实力。
正如高级副总裁王坚表示“拼多多的成长充分得益于中国农业的发展,我们始终与中国农民、农业在一起。”
没错,启动“百亿农研专项”计划一年多以来,拼多多逐步完成从重营销到重研发的战略转型。以2022年第二季为例,拼多多营销费113.4亿元,占收入比从上季度的47%大缩到36%,为历史新低。研发费则同比增长12%,达到26.114亿元。
在铑财看来,作为中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上述转型没变的是拼多多“起家于农业、立命于农业”的初心,改变的是拼多多的生长壁垒。从GMV、活跃买家数等速度增长,到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强调更长效赋能的质量增长,通过与三农更深融合更深绑定、时间复利效应来塑造更高阶护城河,实现更可持续的增长。
加速向实、质量奔赴!这些探索是开创性的,有助于重塑传统农业。
04
赢在高阶壁垒、赢在时间复利
生长进行时
LAOCAI
变与不变中,拼多多持续成长的密码,也就跃然纸上。再看上文的成长、竞争担忧,也就一目了然。
农业赛道,贵在久久为功。拼多多重仓农业,看重的不是眼前得失,而是战略蓄力后的壁垒蝶变。
2021年,拼多多推出“百亿农研”时,董事长陈磊表示:“‘百亿农研’专项旨在面向农业及乡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业价值和盈利为目的,致力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科技普惠,以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
近日的2022年度财报电话会上,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更直言,拼多多仍处“投入期”,技术创新是业务高质发展的航向标与动力源,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助力供应链提效、消费体验升级。
字斟句酌,拼多多这次依然是长情投入;从重营销向重研发,摒弃挣快钱、甘坐质量“冷板凳”,这是其新常态,新进化之姿。
不可否认,农业的分散性和复杂性,远超所有行业。但挑战越大价值越大,食者国之大事,投身农业的复利效应必然为平台打开持续增量,又何惧白刃内卷、何惧咄咄竞品、何惧成长空间?
更深入一度,农产品只是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拼多多先后推出“多多新国潮”“多多新匠造”“多多出海扶持计划”等多个专项活动,深入百余个制造产业带,助力国货品牌。从产品结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品牌打造等方面,为制造业提供全链路的数字化服务。加速向实、质量奔赴,与实力经济的活力大海深融深合,又何愁成长高度宽度厚度。
长远看,电商经济竞争的下半场,既不是规模也不是价格,而是产业链和供应链、而是持续进化力、产业共赢心。谁能为消费者提供质价比、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谁能为企业产业带来更多维、更生态的赋能,谁就能赢得持久、赢得彻底。
本文为铑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