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独立 穿透
夯实产品话语权!
作者:李欢
【资料图】
编辑:徐勇
风品:令煜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伴随《中国奇谭》热播,“浪浪山”成了热词,引发无数“职场人”共鸣。
据《2021职场白领健康图鉴》,白领群体患有腰椎/颈椎疾病占比高达67%。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亚健康人群有9亿+。
庞大需求,让一众智能穿戴企业蓬勃发展。这不,“国内按摩第一股”倍轻松刚登科创板,未来穿戴又首发了招股书,再揭这个新兴行业的神秘面纱。
1
增营不增利背后
应收账款、存货连增
龙头成色几何?
公开信息显示,未来穿戴成立于2007年,主要为个人与家庭提供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主营可穿戴健康产品、其他可穿戴健康产品、便携式健康产品及其他四部分。
其中,颈椎按摩仪、眼部按摩仪、腰部按摩仪贡献超八成营收。
2019年至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7.92亿元、9.91亿元、10.6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94%、7.09%;净利2.13亿元、1.43亿元、1.32亿元,增速为-32.86%、-7.69%。
2022上半年,营收净利分别为4.34亿元、4657.88万元。
2019年末至2022年6月底,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81%、58.31%、52.38%及51.32%。
不难看出,未来穿戴遭遇了增收不增利尴尬,盈利能力亟待提升。
同期,产量分别为479.73万台、541.32万台、564.64万台、229.68万台;销量为468.96万台、554.46万台、554.65万台、216.89万台;产销率为97.76%、102.43%、98.23%、94.43%。可穿戴健康产品价格为187.49元、182.41元、189.19元、201.82元。
产销率整体下降,抛开2022上半年原材价上涨因素,产品价格几乎滞涨,折射出智能可穿戴业的竞争在加剧。
深入一度看,盈利能力下滑主要与期间费高企相关。2019年末至2022年6月底,分别合计为1.80亿元、4.39亿元、4.46亿元、1.80亿元;占同期总营收比为22.72%、44.30%、42.08%、41.47%。
其中,销售费是支出大头。报告期内分别为1.02亿元、2.10亿元、2.15亿元7209.64万元;占同期总营收比12.93%、21.21%、20.24%、16.60%。对利润的侵蚀性肉眼可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长性,这家行业龙头的业绩成色也有考量处。
2019年底,因取得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等联合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为期三年的所得税优惠。
受益以上利好,未来穿戴报告期内享受的优惠金额分别为5688.36万元、6432.51万元、5974.85万元及2055.65万元;占同期净利比26.70%、44.87%、45.43%、44.13%。
另一厢,应收账款和存货比例持续升高。各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572.51万元、3844.58万元、4896.97万元及4261.03万元,分别占当期营收1.99%、3.88%、4.62%及9.81%;
存货账面价值为3781.83万元、3349.30万元、5205.48万元及6904.91万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的6.71%、5.28%、5.93%及9.49%。
应收账款、存货增长意味着资金和仓库被占用,不利回笼资金和抵御风险,这对盈利能力本就较弱的未来穿戴肯定不是加分项。
种种可见,作为一家行业龙头企业,未来穿戴的产品竞争力、市场话语权、精细化运营力仍待提升。
2
高管高薪VS品控烦恼
产品无3C认证
2007年,刘杰、徐思英夫妇在佛山创立“佛山狮开生活电器有限公司,即未来穿戴前身。创业初期就设立了品牌SKG,业务主要为各式小家电产品的研产销。
2009年,刘杰陆续在京东、唯品会等平台布局,借着电商红利完成了品牌资产积累。
2016年,未来穿戴向个人与家庭健康市场转型,推出首款颈椎按摩仪“4098系列”。2020年6月更名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回顾历程,掌舵人敏锐的商业嗅觉是企业持续扩张的关键。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为2,275.49万元、4,714.06万元、7,472.59万元和4,518.40万元,占营收比2.87%、4.76%、7.05%和10.40%。
研发费占比高于可比同行,值得肯定。然自身对比明显低于销售费、管理费。报告期内,销售费分别约是研发费的4.50倍、4.46倍、2.87倍、1.60倍;公管理费用约是2.42倍、3.85倍、2.09倍、1.40倍。
好在最近两年,投入差距在缩小,说明企业日益重视研发、精细化水平有所改善。
玩味在于,从一些用户反馈看,需查漏补缺的地方依然很多。
截至2023年2月17日18时,未来穿戴SKG品牌相关投诉119条。投诉量不算多,可反映的“充不进电、无法延保”“对人体有伤害”“虚假宣传”“质量有问题”等瑕疵质疑还是值得其反思警惕。
据媒体报道,之前有购买SKG颈部按摩仪后使用两次把脖子烫伤、男子使用SKG颈椎按摩仪致伤住院17天等。小红书上亦有用户吐槽,自己购买的SKG腰部按摩器,不仅出现接口脱落质量问题,甚至使用时有漏电现象。
近日有媒体走访广州SKG线下实体店发现,其门店摆出的按摩仪、按摩腰带等包装上均未标有“3C”认证。
销售员称,该产品非国家要求强制认定的产品类型,无法申请3C认证。
未来穿戴也曾在投诉平台回复消费者,该公司产品为非国家要求强制认定的产品类型,非3C认证产品目录内产品,无法申请3C认证;该品经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南实验室检测。
招股书坦言,若公司无法在品牌宣传、产品质量、产品使用体验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持续提升品牌美誉度,将会直接导致品牌影响力下降,从而造成消费者的流失,给公司业绩增长和持续经营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对一家C端企业来说,体验口碑为王。上述瑕疵或质疑,显然不是加分项,如何念好品控经是一道严肃考题。
看看薪酬走势,不算多苛求。
2019年末至2022年6月底,未来穿戴税前薪酬合计占利润总额比1.75%、5.82%、15.45%、24.58%,持续攀升。
以2021年为例,吴文新、卢书平薪酬分别达到590.4万元和319.58万元。
对于管理人员高薪问题,交易所问询中有提及。2021年,可比公司高管人均薪酬均值为171.8万元,远低于未来穿戴的485.75万元。
3
突击分红
专利无效争议、高额销售返利
内控力还需加把劲儿
深入运营面,与多数初创公司相似,未来穿戴同样存在大股股东股权集中、公司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
据悉,实控人刘杰与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94.50%股份。公司发行完成后,刘杰及其一致行动人仍将保有大股东身份。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企业发展早期,股权集中有利运营稳定性、决策高效性。而成长到一定规模后,现代企业管理就是重中之重。股权集中既不利于公司融资,也有碍公司治理的透明性、决策开放性、精准度。
聚焦未来穿戴,上市前的突击分红让不少舆论颇有微词。2020年末至2022年6月底,公司现金分红1.55亿元、1.60亿元、5000万元,合计3.2亿元,与同期约3.22亿元的净利总和几乎相当,是否有“清仓”意味?上市目的究竟是啥呢?
跌眼镜的是,最初披露的募资用途中竟将补充流动资金纳入其中。
一边是突击分红,以飨股东,一边上市募资,补充资金。未来穿戴的做法不仅引发多方质疑,亦遭到监管部门问询。
2022年3月31日,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定终止“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最新披露的上市募资规划显示,募资建设包括“未来健康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技术眼球及数字医疗平台开发建设项目”在内的五个项目。拟募金额也由16.01亿元降至12.9亿元。
依然不乏做大做强之心,只是一些拦路虎仍值注意。
截止2022年9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持有1480项专利,其中包括60项发明专利、1075项实用新型专利、302项外观设计专利及43项境外专利。
身处新兴科技赛道、手握充裕专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乍看未来穿戴的专利护城河足够诱人,然友商频频发起的无效申请却让外界不得不审视护城河的成色及牢固性。
公开信息显示,未来穿戴持有的ZL201921442309.0专利曾被佛山市凉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起无效宣告申请。申请的ZL201922082907.8、ZL201820442152.0两项专利也曾被深圳市大头人实业有限公司提起无效宣告申请。
目前,未来穿戴共有9项专利处于被提出无效宣告请求,或与之相关的专利行政诉讼。招股书也直言,上述纠纷仍存在专利经复审后被宣告无效的风险,且不排除公司其他专利未来遭遇同样的困扰。
经销模式依赖也有考量处。由于将渠道拓展和具体运营交由经销商负责,公司需面临高额返利和经销商违规隐忧。
报告期内,经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逐步提升,分别为 87.7%、97.75%及98.74%。同期销售返利金额为1911.75万元、2507.95万元、2253.40万元、2594.82万元。以2022上半年为例,净利润4657.88万元,销售返利却达2594.82万元。
如何转变经销模式、提升市场拓展效率?对盈利能力薄弱的未来穿戴不乏一道急迫考题。
4
长坡厚雪 如何夯实王者底色?
“拦路虎”不算少,能否如愿上市还是一个未知数。
好在,市场红利仍在。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6年,全球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计将从162亿美元增至30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3.2%。
欧睿咨询《市场地位声明认证函》显示,按2021年B2C渠道零售额计,未来穿戴旗下的SKG品牌颈椎按摩仪销售额不仅全国第一,且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与品牌认可度。
目前,未来穿戴产品已进驻全球1000多家数码潮品线下店,实现了新品全球同步发售。还与MILLOT、U2、SEOL等顶尖设计公司常年合作,打造多款荣获国际设计大奖产品。
虽然“按摩仪是不是智商税”是个微博热议话题,可从事设计工作的90后张女士向首财君表示,自己因工作久坐患上了腰肌劳损,时常忍痛工作。入手SKG按摩器后情况大有缓解,产品不但颜值高、还能多场景使用。
或许,也是基于上述种种,尽管未来穿戴毛利率一直走低,但连续三年仍超50%。此前,“假洋货SKG毛利率远超苹果”话题一度冲上热搜,侧面折射出企业竞争力。尤其在行业日益内卷、赛道日益拥挤的情况下,作为领军品牌未来穿戴仍有不少腾挪空间。
还有可贵改变。比如销售模式上,针对90后跻身养生主力的变化,未来穿戴尝试运用新媒体等新型营销工具,通过明星代言、网络直播、综艺植入告等强化品牌宣传,构建了创新融合的立体式营销网络,死磕精准触达、场景化营销。
长坡厚雪,可期可待。想来这也是未来穿戴IPO冲关的底气所在。
不过,还是那句话,说千道万,营销只是面子,产品力才是里子。过重依赖营销不利企业长远发展。
2019-2021年,未来穿戴市场推广及广告宣传费金为5583万元、1.66亿元、1.61亿元,占销售费比达54.53%、78.88%、75.02%。
2020年10月30日,SKG官宣王一博成为品牌代言人,当年企业明星代言上花费1237万元,2021年涨到2201万元。
另一厢,报告期内投诉涉及的消费金额分别为3.25万元、4.25万元、6.43万元、11.79万元。虽主要原因是使用不当、产品体验未达预期等,但持续增长的数据还是值得警惕。
无论外强盈利性、优化产品体验、销售渠道,还是内提风控力、精细化水平、高管治理力,未来穿戴依然有不少查漏补缺处。
如何夯实王者底色?任重道远、时不我待。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