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队的蔚小理感觉到冰冷的寒冬来了,第二梯队的威马,立马就被送进了“ICU”。
欧盟议会通过决议,2035年欧盟禁售燃油车了,对新能源汽车而言也许是个机会。
中国新能源企业要想在这一轮世界汽车行业颠覆式革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需要更努力才行。
(资料图)
新能源汽车业出大事了。
有网友发布消息称,威马汽车开始全员停薪留职。网传聊天截图显示,威马市场部被通知居家不办公,也不给N+1。
2月15日,有威马汽车员工向澎湃新闻记者证实了停薪留职这一传言,他表示,他所在的部门已经无需到岗办公,领导不再布置工作,工资也已经停止发放,他本人则正在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威马可不是什么小企业,在中国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中,威马是第二梯队中妥妥的优秀企业。
2021年交付量也达到了44000辆。
威马变危马了。但面临危机的可不止是威马一家。
1 杀神出马,天下大乱
2022年初,中国各造车新势力,纷纷遭遇销量剧滑。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官宣降价后,造车新势力纷纷跳水,港股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盘中最大跌超8%,蔚来跌超6%,A股比亚迪冲高回落,港股比亚迪股份午后跳水翻绿,收跌2.6%。
第一梯队的蔚小理都感觉到冰冷的寒冬来了。
第二梯队的威马,立马就被送进了ICU。
这尊杀神就是特斯拉。
马斯克早就放言,特斯拉还有降价空间,只在等待到达产量的规模。
今年年初发动的这场价格战,特斯拉是在告诉中国的新势力们,要追上我,你们可能还嫩点。
即使是比亚迪这样的体量,面对特斯拉这种毫无留情抢占市场的行动,也是无可奈何,只能跟着降价。
第一梯队集体降价,第二梯队可就惨了。
因为第一梯队或许还有品牌力护体,第二梯队本来就是靠价格致胜,你们又有品牌、又有品质、还有服务,现在价格也在狂跌,第二梯队就没法活了。
威马当下的表现,说明,本来就不强,还被捅了一刀,进ICU是必然的,甚至有死亡的风险。
威马虽然年销售达到了四万多辆,但他远没有达到利润平衡点,至今威马已亏损上百亿。
一个投入百亿的企业,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化为乌有。
那问题来了,特斯拉靠什么降价?
2 企业为什么要打价格战?
在商场 ,价格战是占领市场,打击竞争对手的最有效手段。
但价格战并不是完全靠企业亏损和补贴来推动,这种价格战只能在行业初期,比如创造网约车行业,或短时间打打,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大战,是无法长期持续的。
但你能看到的世界上非常多的企业 ,他们都是通过价格战拿到市场。
比如国美发动的家电价格战、长虹发动的彩电价格战、联想发动的电脑价格战、沃尔玛发动的零售业价格战、拼多多发动的电商价格战等等。
价格战多简单,不就是降价吗?谁不会呀?
如果你这么理解,那可就低估了企业家的能力了。企业家绝不是只会亏损打价格战。
特斯拉发动的新能源价格战,不仅没有亏损,他有可能还会大赚。
他是在高毛利的基础上发动的价格战。
一辆车,他本来可以赚八万,他降价三万,他还能赚五万。
他按原价卖,一个月卖1万台,他赚八个亿。
他降价三万卖,一个月可能卖2万台,他赚十个亿。
降价还有可能让特斯拉的总利润增长。
任何一个企业 ,他不是追求单一产品毛利率的比例,而是追求企业总和利润的增加,在这一动力下,持续降价,扩大市场份额,就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说企业低价卖,就是破坏市场,就是低价倾销,这完全是对企业的误解。
消费者正是在这样一轮一轮的价格战中,能够以越来越低的代价获得商品。
三十年前一台彩电的价格是六千,现在一台四十寸液晶电视的价格是一千,货币还贬值了很多倍。
这就是价格战的结果。
但打价格战还有前提,那就是得降低成本。
3 降低成本是打价格战的基础
特斯拉之所以能降价,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降本的能力太强大了。
马斯克说:特斯拉下一代汽车成本只有Model 3的一半,产量可能会高于特斯拉目前汽车产品的总和。
在所有的环节,马斯克都在不断地寻求成本的下降。
特斯拉在2020年推出了4680电池,与现有的2170电池相比,新电池成本降低了一半,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中最贵的单个组件,可以为特斯拉省下约10%的价格。
特斯拉每一代技术升级也在帮忙降成本,以电芯为例,从松下到LG再到宁德时代以及自制电池均降低了成本,从Model 3到Model Y电池灌胶量降低了2/3左右。
特斯拉上海工厂建造成本比美国Model 3生产线降低了约65%。
此外,特斯拉正在研究将电动汽车上用户很少用到或几乎不用的功能优化,从而使电动汽车的结构、电子架构进一步简化,如此一来,综合生产成本最高降幅能够达到54%。
特斯拉还在重新设计电池和电机系统的部件,在软件上也将删除车主普遍不使用的功能,从而让特斯拉以更精简的方式运营工厂,减少材料和零部件库存,并通过再沟通降低零部件的价格,削减运输和物流成本。
据测算,特斯拉2017年每辆车的平均生产成本为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万元),2022年已经降到了3.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而“扩”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提高销量来摊薄成本。
向上游投资,不断地在原料、生产工艺上寻求突破,寻找最高效率的生产基地,特斯拉不断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得他有能力发动价格战。
威马在这样的企业面前,很难有生存空间。
特斯拉是一头猛兽,威马只是刚刚生出来的幼崽,走路都还不会呢。
不仅仅是威马,中国除了比亚迪外所有的新能源公司,在特斯拉这样的巨兽面前,恐怕都只能避其锋芒,先看看能否在世界新能源市场的边缘空间存活下来。
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足够的资本体量,是很难大规模投资上游并迅速降低成本的。
特斯拉掀起的降价潮,对他的竞争对手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为对方的盈利能力越差,资本积累就更慢,就更难与特斯拉站在同一规模展开竞争。
4 市场很大,造车新势力能把握住吗?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这两天有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
那就是欧盟议会通过决议,2035年欧盟禁售燃油车了。
相信不久后,日本、韩国、加拿大、甚至美国等发达国家,都会跟进,会出台与之时间接近的禁售时间表。
甚至中国的禁售时间表也应该在路上了。
这是新能源车极大的机会,谁能在这一轮先把规模做起来,谁就拥有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入场券。
眼见着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赛道,已经毫无优势,此时不崛起,更待何时?
蛋糕虽大,但能切到多少呢?在汽车这个领域,可不是卖点车就能活的。
一年销售量达不到几十万量,根本就没有多少资格在这个领域叫板。
在手机行业,苹果一家的利润超过所有的手机企业,在电动车领域,也具备这种可能性,不是你跟对了路,有了一点影响力就一定发财的。
毕竟,特斯拉背靠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手握全球最好的各种科技人才和技术储备,还拥有全球分布式的生产网络。
这样的恐龙在,比亚迪都不能轻敌。
中国新能源企业要想在这一轮世界汽车行业颠覆式革命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还需要更努力才行。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功夫财经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功夫财经联系。